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曲礼的宗旨是:做人一定要心存敬意,外表要端俨象思考问题的样子,说话态度应安详平和。如此,民心都会安定了啊!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不可让傲慢滋长,不可让欲望放纵,不可志得意满,不可享乐无度。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对于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我们应亲近并尊敬他,敬服并爱护他。喜欢一个人的优点,也要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的恶行,也应了解他的善举。有了积财时应懂得散财,处境安逸时应明白时事的变化。面对财帛时不要苟且占有,面对困难时不要苟且逃避。在小事上的争执不要想着求胜,在财物的分配上不要想着求多。对于不懂的事情不要装作了解了其本质,回答自己知道的问题时不要归功于自己,而占为己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一个人坐的姿势要象祭祀时的尸那样庄重,站立的姿态象斋戒时的人那样恭敬。礼节应讲究从事适宜,出使应遵从入乡随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关系的远近,判断事情的疑惑,辨别做事的相同与不同,明白有礼和无礼的道理。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按照礼的要求,一个人不能胡乱的取悦别人,不能说做不到的话。按照礼的要求,一个人不能做不合身份的事,不能随意侵侮他人,也不能随意与人亲近。懂得修养己身,实践诺言,这才是好的品行。不断的提升行为的修养,说话合乎道义,这是礼的本质。按礼的要求,招揽人才是根据这个人的声名,而不是只把声名当块招牌。按礼的要求,是人有所闻而来求学,而不是人有所闻去教导学生。
(《曲礼》开篇是孔子对礼的思考总结,及其对礼的总体要求,涉及《仪礼》内具体内容的极少,相对而言,有可取或不可取之处也是根据时代的演变与要求而有所取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