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有多重要?有人因为一句话割腕自杀,有人因为一句话挑起了家庭战火,有人因为一句话丢了高薪工作,有人因为一句话改变了命运……那一句话,实在太重要了,甚至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一颗种子,一颗后悔的种子、仇恨的种子、喜悦的种子。
我,因为一句话,几乎影响了我人生十几年。
这句话就是:怎么这么没礼貌?不知道问人?是的,这句话是从小爸妈常对我说的话(声明,这里并没有怨恨的意思,有时父母的行为也是无意),他们说的越多,我越不知道怎么张嘴。
打小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只要遇到有客人来家里,或者去亲戚家作客,在进门的前三秒,我还沉浸在对新鲜环境的好奇中,后三秒按照常理是向对方打招呼,我总是怔怔地看着对方,微微一笑,在心里酝酿语言时,那句话过来了,怎么不知道问人啊,没礼貌啊!听到这句话时,我沮丧极了,原来我是一个没礼貌的人啊。于是,如爸妈所愿,我真的成为那个“没礼貌”的人。
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孩,每每碰到有人逼着小孩给大人打招呼:
“快点叫阿姨!不能没有礼貌啊!”
“我教过你多少遍了,快叫人!”
“赶快叫叔叔,否则我打你了!”
一听到类似的话总抑制不了的冲动,想上前劝阻,仿佛曾经看到那个躲在角落里的自己。
一句话很重要,可能伤人,也可能成大事。这句话可能出现在生活,出现在职场。可我们却缺少高度概括一句话的能力,这就是今天晨读《一言力》就说的的“一语中的”“一言蔽之”的能力。
打动对方只要十三字,扭转局势只要十五秒。这是作者川上彻也在书中所提倡的,他是日本著名的广告人。学会一语中的表达法,让我们无论如何工作还是生活中,无往不利。如何让你说话“一语中的”,说话掷地有声?从三个方面来说,分别是概括力、短答力和口号力。
①『概括力』
“一言力”必备能力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概括力”。
所谓“概括力”,即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的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据说,软件银行集团的孙正义董事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结论是什么?你的结论呢?”
当下属在做报告的时候,如果不能在10秒内谈及重点问题,抓住他的注意力,他就不会再听下去,一句“够了”便让你走人。
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也曾对提出好几份策划案的下属怒吼道:“给我精简成一个策划案再拿过来!”“给我写得简单点!”
说得越多,表示我做得越多,这是我以前一直的想法。当我沉浸在自我表演中时,领导说,你想说什么? 有一次参加创业路演活动,投资人直接说,请用一句话描述你的产品。嗯,这对我来说有点难,我能说十句,可要说一句我却觉得哪个都重要。
结论是什么?必须以结论为重点进行概括总结。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没有人愿意听你啰嗦。
想要训练自己的“具体概括能力”,怎样才能把信息概括转换成书面文字。网络上有一份十分合适的教材那就是雅虎头条。把新闻压缩到13个字以内。
对于概括力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新闻标题,专注事实,把握重点。
国内较高水准的新闻网站——澎湃新闻、财新网等,像今天《里皮的312天:真正的名帅气场,他帮中国足球战胜了恐惧》《湖北中学生骑车撞裂宝马尾灯留担责字条,车主感动放弃追责》其标题和内容十分实在。内容清楚概括,还能引起他人的点击欲。
锻炼做法:在看完内容后,主动花十秒钟拟写标题,再与原标题对比分析,进而每日训练自己的概括力。
通过这样不断地刻意练习,随时随地提炼出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项会议中主要矛盾的主要层面,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也是你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呢。
②『短答力』
所谓短答力,就是在听到问题时,能简短地、准确恰当地回答的能力。
平常我们说话场合都是随兴回答,但在正式场合,如谈判、采访等场合处于劣势时,我们可以依靠短答力来扭转局势。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001 移情法
在没有合适的回答时,我们可以将回答视角转移到评论物或其他人身上,寄托情感,从而产生不一样的观点。
比如,当你做一场产品演示,你首先得清楚站在对面的是老板、是客户、还是用户。演示时你得注意几个点:
是否结论先行?能一句话说明白就一句话。
老板关心什么?客户关心什么?用户关心什么?
利用换位思考,说出老板、客户想听的答案,用简短有力的概括来演示,会发现整场下来,我们传达一个观点就可以了。学会利用不同的视角去面对问题时,办法总能困难多。
002 任意比较法
任意比较,是在发言时找到一个参照物,与原有对象进行对比,以此体现差异。
比如,FFC赞美法,最后一个C就是比较,通过找一个参照对象,让称赞的对象听起来更真实、更舒服。
比如,有一次碰见一个朋友的女儿,朋友说她害羞不爱说话,但我说了“你的英语真不错哦,发音标准,口语流利,就像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一样。”受到夸奖后,小女孩显得很开心,话明显多了起来。
003 消极变积极法
不少成功人士,逆袭之士在发表他们成功演说时,故事总会从消极开始,积极而终。 这在传播上是一个极其有效的范例,消极让我们引发自身共鸣,提起听者兴趣,慢慢地引导到他如何成功、如何逆袭,让听者产生代入感,他以前这么烂,现在能成功,好像我也可以呢。
比如:剽悍一只猫,在“普通人崛起十大狠招”曾分享自己以前如何焦虑,写文章到简书首页经常被拒,银行卡只剩下一百多,后来怎么靠着努力有了更多的机会,成为自媒体先锋。
这种方式通常适合于鸡汤文,或者这种回答方式,不仅能引发对方的共鸣,还能将话题上升到新的高度,即“我是如何做到的”。
③『口号力』
很多公司、组织总会通过口号,传达自己的理念、愿景。
阿里巴巴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小米最新营销口号: 工艺像苹果, 手感像奶茶;腾讯公司的口号:“在好玩的地方实现梦想”。
一个口号得具备
“简短有力,高度概括“
”能激励他人,引他人思考“
”朗朗上口,利于传播” 等特点。
比如,锤子手机宣传过“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 “世界第二好用的手机”不但引起用户好奇,还引起业界模仿,广为传播。
一个好的口号成就产品营销,一个好的口号能激励无数人。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不亚于他人的努力”,就曾无数次被我引用。当感觉灰心失望、万念俱灰时,大声念出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
总结
今天分享了三方面内容:
利用新闻标题训练概括力,依靠移情法、任意比较法和消极变积极法提升短答力,以及借助三条原则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口号,把话说到别人心里,提高沟通效率。
曾经因为一句话,让自己自卑。今天用一句话希望能激励你:别管他人说什么,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你对他人最好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