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很特殊,很久没有过这样有仪式感的清明节了。
往日的清明节想到更多的其实是放假,而祭奠祖先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放在今天来做。渐渐的,清明节在心目中的地位也不那样崇高了。可是今年的清明节却被每个中国人纪念,因为国家号召要为抗击疫情的烈士和在疫情中逝世的同胞默哀,在十点钟的时候一个3分钟的鸣笛志哀,更给今年的清明节打上了一个沉痛的符号。
当十点钟街道上的汽笛不约而同响起的时候,我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动作。一种悲悯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它让我知道,这个国家是有情的国家,是充满暖和爱的国家。
只有当一个国家懂得感恩,懂得缅怀,懂得为逝者伤痛时,这个国家才走得长远。
我为那些因为疫情逝世的病人感到惋惜,更为那些救助病人时不幸感染的殉职英雄们感到悲恸。他们是在疫情当头奔赴一线的勇士,是寄托着中国人民希望和信任的脊梁。是他们扛起了中国危难时刻的救人重担,首当其冲带领我们共克时艰。这一场全国性的缅怀,是对他们最诚挚的报答。
你看,降半旗;你听,汽笛鸣。你打开手机和电脑,灰暗的界面和头像让人瞬间感到一种庄严肃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向逝者寄托着哀思和敬意。这一天,这一段回忆将会被雕刻进时光深处,将会被载入汤汤历史。
可是,可是。似乎我们忘记了还有一波人。
他们就是上个月30号于四川西昌凉山灭火牺牲的消防队员。同年同月,同一个地区。去年是三十一人故去,今年又添十九人离开。去年的悼念浩大沉重,今年的那十九位烈士,却不那样被频繁庄重地提起。现在网上更多的是悼念在疫情中牺牲和逝世的人们,却较少提及那十几位救火英雄。我为他们感到悲痛。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勇敢地交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死得神圣,却被湮没在仅仅针对疫情伤逝的浩瀚哀渺中。同样是英雄,同样是生命,就同样值得讴歌,他们不应该得到这样的遗忘和冷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这句很火的话,从去年的那场火难开始被四处传载。如今又被提及,竟也是在有那么多人牺牲之后。什么时候,这样一句感慨的话成为马后炮一般总是在事情既发之后出现,仅用以表达事后的感慨和哀思?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时时谨记这样的话,想办法让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少一些负担,多一些安康……
奠念是对逝者的尊重,但一次又一次为因为不作为而酿成的灾祸表达悲悔,我毕竟感到愤然。为什么一些明明可以避免的灾难非要让那么多无辜鲜活的生命来买单?为什么我们对逝者的伤痛只能保持那样短暂的时间,而后又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继续周而复始,重蹈覆辙?
前段时间看见过一篇记载这件事的犀利的文章,作者直接说道:“电影都不敢这样演的情节却在现实中反复上演。”没错,而且近乎是复制粘贴般地上演。上天这样安排,仿佛是要故意告示我们一些什么。如果不再对这次伤亡作出回馈,想到预备的应急措施,灾祸只会再次发生,而不知改进的人还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重蹈覆辙是愚蠢的行为,白白送命是对生命的亵渎。
一位当地打火人员告诉记者,自己从来就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可是每一次森林火灾,他们都得迎面而上。明明知道森林火灾有时时发生的危险,当局却没有采取措施对打伙人员进行专业训练,也没有采取更现代化的灭火机器去辅助消防队员。那么,在面对这些灾难时,我们真的只能怪天不开眼,造化弄人吗?我们不要忘了,有一句话,叫做“人定胜天”。如果当局做好对打火向导的培训,并给消防员配备好专业的仪器,随时强化应急时刻的逃生训练,这样的伤亡会减少很多,消防战员每一次的挺身而出,才不会是“白白送命”。
尊重生命,就要尽量保障人的平安。在难以预料的自然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该做的应急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才是对生命的尊重,才是对消防这种高危职业的爱护。希望有关方面尽快采取措施,商讨出最好的应急方案,保护好每一条英勇无畏的生命,而不是将他人的生命作为“天命难违”之说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