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人们的努力和回报,常常是不成正比的?
为什么看起来生活和工作方式“不靠谱”的一些人,会活得那么不错?
为什么不少非常勤奋、正派、踏实和专业的知识分子奋斗一生也没能实现财富自由?
本书作者---古典,曾经的新东方名师,专注于研究个人职业生涯事业发展的咨询顾问。在这本《跃迁》中告诉了我们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今天我与您分享第一部分主题精华:
看清高手的暗箱,做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明白人
利用规律,放大努力,助你少奋斗十年!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是“取势、明道、优术”,个人方法论被放到了第三位,更重要的是把握趋势(取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明道)。
古典老师研究过《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的华人富豪的生涯案例,他们有3个共同点:
首先,他们足够努力、勤奋;
其次,他们在26~35岁开始创业,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社会积累足够、家庭负担又还不太重的时期;
最重要的,他们在创业两年左右后,都遇到了一个空前的时代上升趋势。
香港首富是抓住了金融和地产行业的趋势,台湾首富是抓住了电机和塑料行业的趋势,内地的首富则是顺应了互联网大潮。
后面这两项因素,是他们放大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关键。
在今天的时代,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我们并不否认高手们的努力。但他们的成就高度,没法仅靠努力达成。
真正拉开他们和普通人距离的,
在于他们有意无意地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以及选择背后隐藏的规律的伟力。这些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像杠杆一样,放大了他们的努力,让他们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那么,如何实现自我跃迁?
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是个人跃迁的三个阶段。
1、要想实现认知跃迁,首先要改变认知方式:懂得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因为,如果今天你还把注意力花在如何读100本书,并且尝试把它们记住上,就好比一个人非要背下整本电话簿才开始拨电话。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
大脑不该用来记忆,而是要用来观察、思考、创造和影响他人。
要把自己大脑外包一部分,只聚焦最重要的能力,更容易跃迁成超人。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2、什么是未来的职业通用竞争力?
一个人能够用机器学习和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会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
3、能级跃迁就是你看问题、做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力道。
以上三个阶段在积累练习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得耐心者得天下!
《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到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观规律是学习的平台期。
这个规律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学习的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升级心智、洞察趋势、聪明地勤奋,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其中,勤奋基于前二者。也就是所谓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其名著《在轮下》里写道:
“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愿我们至少开始有意识的去看趋势,理解时代的节拍,踏上技能冲浪板,顺流而下,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