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颐园清音
书是我们心灵的城堡,我们在这里安慰自省,伤口复原,然后再一次比之前更好的出发。
我也来凑个热闹,最近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热播,所有的妹子都在追,所有的大v写手都在评论。
说实话,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历史正剧,因为我所看过的只有傅仪的我的前半生,打开介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部狗血的家庭爱情片,讲的是一个家庭主妇,是如何被强大的小三逼迫的逆袭的人生。
微信里很多文章都写出来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大概意思无非是如何打败小三,教你识别段位高的小三,离婚总共分几部,男人说的话都是啪啪打脸的……
作为一个无聊的吃瓜群众,我也在乐此不疲的追这部剧,但人格分裂的我内心是惶恐的,是不希望自己甚至大家这样的,现在这些异军突起的所谓婚姻导师,动不动就写出十万+阅读量的情感咨询师,就像十几年前热播的琼瑶剧一样,是否是真正的治愈系?
记得我小时候,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书是有限的几本,像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高尔基的《童年》、……,偶尔在课堂上看一本青年文摘,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被老师发现了还要打手心子。那时候读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情书: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憧憬着着爱情该有的样子,一纸浪漫,跨越百年。
至于沈从文出轨第三者,还是最近才知道的八卦。
那个时候的电视就几个台,三国演义热播的时候正好家有仙妻也在播,我爸毫不犹豫的播了中央一台。那时候和同桌的谈资还是风流倜傥的周瑜及绝代智谋的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一声无奈的叹息。
前一段时间我受到了巨大的心灵创伤,想找几本书来看看逃避一下不堪的心情,翻箱倒柜竟遍觅不得,压在箱底的还是童年的那几本,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褪色了,然而它们曾经伴随我渡过那段年少的美好时光。
说来也很神奇,在这个电子书泛滥的年代,纸质书仍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并不是它的墨迹书香,而是他代表的是你过往的记忆,就像一个时间留放机,存在那里,闲时翻阅就能使我们追想到过去特定年代的自己。
想想好久也不去书店了,于是去了趟久违的书店,去了吓了我一跳,偌大的文学角落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书,足有一层楼那么大。
现在的孩子们也真是厉害,年纪轻轻的就可以出书,玄幻的,穿越的,武侠的,言情的……阅读量也是我们那时候的数倍。放在中心位置的都是最近热播剧的小说,《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夏至未至》……
经典及名家都被束之高阁,偶尔放在前台架子上的也被冠之“多次出现在高考试卷阅读理解”,阅读者寥寥,估计也是要赶考的学生。
随手拿起一本林清玄的《人间最美是清欢》,书皮是那种浅蓝色,就是那种天空蓝,正是我喜欢的颜色,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还是我内心的浮躁,看起来特别的清新舒适。
回家后扭开台灯,沏上一杯茶,窝在沙发的角落里看了一个下午,体会那片刻的清欢。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
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
回到最单纯的欢喜,
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着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同一轮明月呀!
在我贫困的童年时代,
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
踽踽独行的青年时代,
我还能向往生命的美好,
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
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永远不会失去,只要我们不俗。
——林清玄《人间最美是清欢》
安静的文字流淌开来,溢满整个书房,我的内心是平静的,欣喜的……
一切恶的心情也同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一样随风飘散了。
真正治愈系的文字都是经典,可以拿出手,压箱底的,可以深深的激励和影响一代人。
记得小时候,书店都是有柜台的,那时还有营业员,如果只看不买还会遭人白眼。
现在书店都改版了,人们买书、读书都更便捷了,我们身处阅读条件最好的年代。但人们反而不读书,也不写字了,没有人会依然甘于守著一盏微灯,在寂静的长夜,一笔一划地去刻写。这是我万万不能理解的。
据报道,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电子书为3.26本,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略低于泰国。
书所以传达出是为了心灵的慰藉与净化而不是知识的量化。是质的升华而不是量的增长。
ps.追剧固然好,熬夜追剧就没有必要了。没事还是要多读读经典。无数文人伟人都在那里静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