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一节孔子与《论语》。老师讲了“中”和“和”的思想。我们身在曲阜,孔子的故乡,学习论语是我们所必须的。但这并不是一种负担。你是曲阜出来的人,你却连孔子,《论语》都不了解,那真的是太浅薄了。
“中”和“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家和万事兴”,“和和美美”,这些说法从老一辈传下来,一代接着一代。
在家中,自小便接受教育,一家人要和和美美的。对人要和和气气的。至今还记得,过年的时候,出去拜年,奶奶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与别人起冲突,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而且,一到过节过年,远在异乡的人便要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所以说春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和”,在人们心底打下的深深烙印。游子思乡,并不是说说而已,这一份情,镌刻与心,永世难忘。因此,才有了台湾同胞,在海峡两岸通航后,第一时间回到大陆,来找自己的根。也为了实现心中的“和”。
家人的团圆是“和”,祖国的统一也是“和”。当列强打开我们国家的大门,妄图让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他们的傀儡,他们差一点就成功了。但中国人民在这个时候站起来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是“和”在起作用,对于一个中国人,祖国是最大的家,我们心中的“家和万事兴”的信念是不可泯灭的。正是这个信念,我们将列强赶出了中国。新中国建立起来了,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以祖国为荣。
还有“中”,中庸思想,古之大道。中国人强调一个“度”,太少不行,太多亦不可。他们都达不到完美。唯有达到了“中”,才是真正的好,才是儒家所承认的优秀。孔子曾批评弟子做事不够好,有人做事不够,有人做事又太过,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犹不及。
孔子的智慧流传千年,留下了万古长青的华美诗章。在联合国大会上,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们说,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样的大智慧,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去认真研读吗?相信这个答案在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