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之十
读书如交友,当你认识了一个人,了解了这个人,最终你就要对这个人做一个评断了。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是列出一本书的大纲,诠释一本书的内容,就像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的过程。完成了这两个阶段,读者就可以对一本书作出自己的判断了。
评书和评人一样,必须客观谨慎。逻辑思维的罗胖说,他开始创业后,反而对其他的创业者的评论更加慎重了。就是因为他理解了创业、理解了创业者,从而不会再那么草率地给别人下结论了。
作者在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一口气总结了七条规则,都是关于如何评断一本书的。其实,这七条规则不仅可以用来评书,也可以用来评电影、评戏剧、评人、评一个企业、评一个组织、评一个思想体系等等,是一个普适性的评论和批评规则。学好了这些规则,我们就是一个理性的评论者了。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一本书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只不过是作者先说读者后说。但当读者说话的时候,作者既听不到也无法回答和申辩。所以,读者的说话更应该遵循交流的礼仪,遵守思维的礼节。否则,谈话会变成骂架,无益与沟通、无益于学习。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学习,从作者这个老师那里受教,学到知识。受教、学习是一种美德,但你必须给老师一个反馈。读完一本书没有任何反应,比骂作者一顿更没礼貌。但反馈是有规则的,下面我们就分别说明。
规则九: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的说,“我了解了”。
上述三种意见代表了所有的评论立场。同意对方说法与不同意对方说话都一样,要花心力来做判断的。同意或不同意都有可能对,也都有可能不对。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所以,评论的前提是,你对这本书彻底了解了。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读者在自己书房和一本书进行对话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去赢得这场辩论,他可以掌控全局,作者也不在现场为自己辩护。但赢得辩论不是目的,掌握真理才是最终的追求。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读者要就真正的知识与他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作出区分。在反对或赞同作者的观点时,读者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理由。特别是当读者不赞同作者的观点时,一定要给出理论依据。
以上三个规则在一起所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的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
原书中,作者还列出了另外四个规则,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规则中的四个不同的角度。所以我们把它归纳为规则十二。
规则十二:批评作者观点的四个角度。(1)作者知识不足;(2)作者知识有错误;(3)作者不合逻辑,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读者不能随便使用这些评论,除非他确定能证明这位作者是知识不足、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但一本书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是知识不足或知识有误。所以,读者要能够精确地指出作者的问题,而且还要为自己所说的话找出充分的理由。
我们已经完整地介绍了分析阅读的十二条规则。因为是分在三篇文章中写出来的,查询起来比较费劲,我们有必要把所有规则在此罗列出来。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搭建一本书的架构。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有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12.批评作者观点的四个角度。(1)作者知识不足;(2)作者知识有错误;(3)作者不合逻辑,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完了分析阅读的全部内容。必须说明的是,值得我们用分析阅读的书并不是很多。这段时间我买了一百多本书,这些书都是精挑细选,有相关途径推荐的好书。但即便如此,值得我用分析阅读的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但那些经过分析阅读的书,的的确确让我在短时间内认知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这些书都是是无声的好老师。
我们需要很好地掌握分析阅读方法,因为这样去阅读一本好书,胜过浮光掠影般阅读一百本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