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某些地方的方言使用的人和使用概率越来越少了,比如说上海方言。
上海方言分好多种,比如浦东话、松江方言、南汇方言等,在此处所说的是狭义的上海话,即指上海市区方言,也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主流通用方言。
依稀记得学龄前在奶奶家,收音机里从早到晚播放着沪剧,等大一些了,放学回家跟爸妈一起边吃晚饭边听“滑稽王小毛",聊聊学校的事,真是快乐的时光啊!也不知道几时起,吃饭就是吃饭,没有聊天,也没有了王小毛的陪伴。再接着,上大学后电子类产品渐渐成为热门货。上海方言也在我的生活中慢慢减少了使用量,记得读高中时同学间聊天还是说上海话的,等上了大学,虽然大学是在上海,可是班里却来了不少五湖四海的同学,普通话就成了使用频率最多的语种,偶尔几个上海的同学间才会用上海话聊天。大学毕业后,工作期间同事之间完全用普通话交流,连回家后跟爸妈也常常说普通话,爸妈这辈人的普通话不怎么样,记得那时还嘲笑纠正过他们的普通话。现在出门在外,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北方人,当得知我是上海人时,都很诧异。
等到了我家宝贝这代就使用的更少了,宝贝在上幼儿园前基本说上海话,除了给宝贝讲绘本故事,其他时候我都尽量说上海话,可是等宝贝上幼儿园后,整个语言环境完全就变成普通话,已经不太说上海话了。家里大家庭聚会时,家里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都说着普通话,似乎爸妈这辈人才说上海话。
有时候想想再过几十年或几百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用上海话聊天?应该会很少了吧,虽然书店里也有卖《上海话大词典》,虽然网上也会有海词上海话的网站,虽然电视广播里也会有上海话的节目,虽然有些公交车上报站名是用上海话,但是,但是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语言了,那离这种语言的消亡也不远了,正是带着这样的担忧才写了这篇文章,相信在我们国家的其他城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也希望我这个担忧是多余的,希望未来我们的子子孙孙千万别只在博物馆里才能听到真正的上海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