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半小时,看完了电影《第一炉香》。
几年前看《倾城之恋》,第一个故事就是《第一炉香》。文字的故事慢,电影的故事快。
马思纯其实演不出交际花风情万种的媚态,剧中葛薇龙的心态发生转变后,越看她演就越别扭。
别扭了一阵子后,又觉得书中的葛薇龙不也是这样吗?想要努力融进上流社会,可不是天生的贵族小姐再怎么包装,也不像。梁洛施扮演的吉婕就是长在上流社会里的,随手一支舞跳得优雅动人,眼神透露出自信。
最想要谈谈的就是葛薇龙对乔琪乔的“爱”。我一直认为,女孩子在两样东西面前会逐渐迷失自己:爱情和金钱。“上海小姐”王琦瑶迷失于金钱,葛薇龙迷失于爱情。
对于爱情,当一个人陷入进去,一旦失去爱情,自己有的东西能不要就不要,只要留住这段感情。比如《失恋三十三天》里面的黄小仙,最难熬的日子甚至想过不顾尊严地挽留。我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可用放弃自我的方式获取爱情,得到后又会觉得委屈难受。
爱情是美好的,不应该是牺牲自我为附加条件而产生的。如果是那样,我相信没有人会尝试爱情。
上周看了《恋恋笔记本》,爱丽在面对选择时,诺亚告诉她要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朗表面上是让爱丽自己选择,实际上在劝爱丽放弃初恋。爱丽最终选择了诺亚,电影结局很美好,他们相爱了一辈子。这样美好的爱情只能存在于电影中,现实不可能!
《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为了得到乔琪乔,真的卑微到了尘埃。她知道乔琪乔想要找一张长期饭票,所以她努力赚钱,让自己成为长期饭票。
旧社会的中国,女孩子赚钱有什么出路呢?又是在那样一个沾染了英国浮夸贵族气息的香港,她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这样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呢?葛薇龙并不幸福,最后她连一句乔琪乔的谎言都得不到。这个痴情的女人却还对乔琪乔说“我爱你”。可是,她真的不懂爱是什么。
马尔克斯说:“爱的能力是天生的。”葛薇龙没有这种爱的能力。爱一个人,要先从爱自己开始。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如果都不自爱,怎么爱别人呢?
为什么葛薇龙会在爱情中迷失自己呢?从她和姑妈的谈论中,大概拼凑出她父亲的形象——传统的儒士。这样的人,在民国时期是腐朽呆板的。从他因为葛薇龙姑妈嫁给梁家做妾,就和葛薇龙姑妈断绝关系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很有骨气的读书人。他让葛薇龙接受教育,还留她一人在香港求学,可见对于女儿的教育,是比较开明的。所以,葛薇龙的家教是非常良好的。
只不过这样传统的家教,不会教育女孩子该怎样恋爱,该怎样选择未来的伴侣。
在姑妈家的环境下,她选择乔琪乔一点都不意外。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知道“快乐”的感觉,她怎么会拒绝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呢?
更何况,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自由恋爱是时尚。还没有学会独立生活的青年,都在追求自由恋爱。《伤逝》里面的子君,独立能力都没有,自由恋爱的结果是被爱人抛弃。
葛薇龙要自救,先要脱离姑妈的生活圈,学会独立。Uncle送的手镯很漂亮,乔琪乔的“爱”很迷人,可是它们都暗中标好了价格,葛薇龙支付不起。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果断放弃才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不能做自己,爱情拿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