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万难,坚持信念的旅程——《七律·长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一句诗。这句诗的意思是,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一段漫长的、追求理想的旅程,长征途中涌现出很多为了理想和信念牺牲的英雄,如背着锅长征的伟大女战士——贾德福。
一、背着锅长征的女战士
你一定体验过背包爬山或者负重徒步旅行的滋味吧?时间一长,肩膀酸累的时候,我们恨不得把包里不重要的东西扔掉,即使是美味的零食也成了累赘。可是在二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中,一个女战士居然背着一口锅跋山涉水,她的力量从何而来?
这名背着锅行军的女战士,名叫贾德福。人们不知道她是哪里人,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在红军队伍中任炊事班班长,负责做饭。
贾德福这个人瘦弱小巧,沉默寡言,因为在队伍中是年龄最大的女战士,又很会照顾人,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喊她“贾老婆”。其实她也不过二十七八岁。她特别爱护军队里的小妹妹们,女战士们都喜欢她,把她当成长辈看待。
别看她长得瘦弱小巧,干起活来可是十分麻利。在长征开始前,她细致地做准备工作,把粮食、蔬菜、油盐都带上,甚至调味品也被分装在不同的小袋子里带上,最后还带上一口大锅。有人问她:“打仗还带着锅干什么?”她说:“打仗也要吃饭啊。”难道她没有想到背着这口锅行军会有多累?不是的,她知道自己的选择很苦、很累,但是肩头的责任使她忘记了身体的劳累,她心里想的只有战士们的饥饱。
有一次,红军队伍西渡嘉陵江。剑阁古道崎岖狭窄,一面是悬崖峭壁,另一面是万丈深渊,天又下起大雨,道路湿滑,走在“凶险”的小路上,贾德福一手扶着锅,一手拉着工兵营女战士们的手,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稍不留神就会坠落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每到营地,贾德福都顾不上休息,忙着支锅生火、烧水做饭。有了贾德福的锅,全营的战士就能喝上热汤、吃上热饭,贾德福的锅,成了征途上战友们眼中的力量和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粮食越来越少,贾德福想尽一切办法为战士们找吃的。她组织炊事班的人挖野菜、采树叶,放上一点点少得可怜的盐,最后煮成一锅野菜汤,看着大家吃下去,她感到很欣慰。她一边行军,一边紧盯着地面,再累也不放过一棵野菜。到后来野菜也没有了,她就把草根挖出来,煮给战士们吃。
就在部队转战河西走廊的一次惨烈战役中,贾德福不幸中弹身亡,人们再也看不见她背着锅的瘦弱身影了,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
二、被“条条框框”约束着的律诗
律诗也称格律诗,是我国古代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律诗在句式、对仗、合辙、押韵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些“条条框框”增加了诗歌韵律方面的美感,使其成为古代文人喜爱的创作形式。
南朝齐时,精通音律的沈约等人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并根据这四种声调和发音特点,规定了诗句中声调、韵律的配合,律诗开始萌芽。到唐朝时,沈佺期、宋之问进一步将律诗定型,盛唐是律诗的成熟期。
律诗句型固定,一般为八句。两句成一联,八句成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整首诗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偶,上下句的每个字平仄相对。如《七律·长征》中的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上句即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常见的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下次再读律诗,你不妨对照这些标准检查一下,体会一下。
三、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这个响亮的名字,不仅代表着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还代表着笔走龙蛇、文采斐然的书生意气。
1925年秋天,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工作时途经长沙,在橘子洲头创作了《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独立于寒秋中的湘江之滨,毛泽东看到橘子洲头美丽动人的秋景,心潮澎湃,联想起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情景,不禁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接下来,他回忆起了自己的同学和过去不平凡的岁月,一群年轻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封建军阀、官僚视为粪土,表达了少年同学到中流击水的英勇决心。这首词同时也是对年轻力量的赞美与肯定,对腐朽的、衰败的旧事物的蔑视。上阕提出疑问,下阕作出回答。整首词体现出了毛泽东豪迈、旷达的胸襟。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作于1936年2月的一首词。当时,红军翻山越岭到达陕北,陕北大地正被一片茫茫白雪覆盖,壮美景色引发毛泽东的兴致,他因此创作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阕描绘了大雪过后北国的壮美风光,视角很高,给人以登高望远、气势非凡的感觉。毛泽东将这首词在重庆谈判时题赠柳亚子。当时正是国共握手言和,两党共商中国未来发展、建设大计之时,下阕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显得很应景,词作本身也显示了毛泽东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大气魄。
《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此时的毛泽东在政治上处于低潮期,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又生了一场病。然而,在重阳节这个登高赋诗的日子,他也欣然填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是老人节,毛泽东也感叹人生易老,又一个秋天的重阳节到了。历史上写秋天的诗词难免伤悲,这首词开头虽然也感叹人生易老,但笔锋一转,却道“战地黄花分外香”,忽然就与古人的悲秋分道扬镳了,不由让人联想到:披荆斩棘的人生也别有一番风光。接下来诗人更是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歌颂起秋天来,“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而最后一句“寥廓江天万里霜”,更是展示了毛泽东独具一格的审美观,非同凡响的胸襟和气度。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直接影响到他的作品风格,读毛泽东的诗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代伟人的睿智、进取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
四、当红军命悬一线时
“巧渡金沙江”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体现。
1935年,红军被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蒋介石想要将红军歼灭于川、黔、滇。为了突破包围圈,中央红军实行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为了摆脱敌军,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并准备抢渡金沙江,夺取战略转移的主动权。
金沙江位于川滇边界的高山峡谷中,如果敌军封锁了金沙江,红军就会被堵在高山峡谷间遭受重创。金沙江对两军来说,无疑都十分重要。金沙江江面宽阔,风高浪急,又有敌军重兵把守,红军很难突破,在此情况下,毛泽东采取了“调虎离山袭金沙”的办法。4月初,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后,冲向贵阳,一度打到离贵阳城20公里的飞机场。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看到红军冲自己来了,而贵阳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便急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这样一来,毛泽东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国民党滇军是红军抢渡金沙江进入云南的“拦路虎”。
正当国民党军纷纷向贵阳以东集结时,中央红军主力玩了一招“声东击西”,突然由清水江地区急转南下,以每天60公里的行军速度,向云南方向疾行,逼近昆明。
昆明是“云南王”龙云的地盘,为了保住昆明,龙云不仅调集正规军赶往昆明,还调集云南各地民团来支援防守。这样一来,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御力量就大大削弱了,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红一军团先头分队化装成执行任务的国民党“中央军”,智取禄劝、武定、元谋三县,为大部队直插金沙江扫清了道路。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标既不是贵阳,也不是昆明,而是金沙江。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近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急行军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红军在渡口缴获了一条过江送烟土的船。干部团的同志乘坐这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以为送烟土的船来了,没想到被红军来了个突然袭击。红军一举消灭了一个连的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5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在皎平渡口,红军用6艘木船,打破当地“夜不渡皎平”的旧俗,用7天7夜的时间,转移了两万多红军主力过江,未掉一人一骑。
两天后,当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赶到金沙江边时,只看到岸边留下的几只破草鞋,红军已不知去向,渡船也没找到一艘。
红军巧妙地抢渡了江流湍急、令人生畏的金沙江天险,摆脱了自长征以来被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命运,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