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写文时经常会写着写着就不知不觉陷入一个漩涡,要么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通篇对话流;要么是整篇的记流水账,没有起伏跌宕没有主次之分;要么是写了大半天才发现自己东拉西扯啰啰嗦嗦,文章跑题千里,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当我有意识地在这几方面改正,并且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时,又发现文章读起来语意平淡,可读性不强。
我苦恼了很久,直到无意间读到了被称为70后最会説故事的人的许荣泽先生所著的《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其中有一段中原文如下:
大作家C:“现在的年轻人啊,他们写的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两个面貌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
作者説,当时还是一个小说新手的他冷汗直冒,心想那不是我吗?
而正读到这一段的我和作者有着同样的反应和想法,这可就不就在説我么?
我们在説一个故事并将它付诸笔尖时,常常过于注重情节的曲折和语句流畅,而对于故事中人物的面貌、衣着特点视而不见,真的像是几个没有脸的人在表演一场闹剧。而对于故事中人物所处的场所,我们也常常吝啬笔墨。描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不是整段的对话流就是重点不突出。
自此,我照着作者所说的故事三要素:人物面貌、场景、对话来修改我的故事,果然大有裨益。
此外,我个人认为,人物心理活动是除了故事三要素之外的第四大重点。因为人物心理活动不但能起到故事上下衔接的作用,还能从内心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情发展走向。
而书中作者也提及,只要一直往人物内心里去,只要不迷路,冰冷的现实就会变成人物内心景观的一部分。
个人认为畅销书作者顾漫的经典言情作品《杉杉来吃》就是将这种心理活动衔接全文运用得分外娴熟。
2.
想要写出一个好故事,首先必须能在心里脑子里将它流畅地表达出来。而流畅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这项技能,无论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是在工作中写报告、学习上写论文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在书中提及,小说的叙事观点分成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他”,以及全知观点三种。第一人称是由“我”来告诉读者我所知道的事,但我只能描述别人的外部动作,而不能透露其内心意识。全知观点则是由一个独立于小说外的人来说故事,自然是无所不知。第三人称观点则是全知观点和第一人称观点的综合体。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们在写文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人称混乱的错误。
曾经看过一段话:她和她已经长达三年没有交流,没有想到今天她等在这里就是为了警告她不要痴心妄想。
话说,这几个“她”真是搞得我头晕脑胀,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还有一次看到一句话“他的指尖温柔地拂过我的秀发”,当时我便笑喷了。“秀发”大多时他人对自己的美称,若由第一人称说出,不但不伦不类,还有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3.
一个精彩的故事,让人读了还想再读,即便已经到了结尾,还能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余音袅袅,绕梁不绝。而一个逊色的故事,让人读到一半就再也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这是为什么呢?秘诀就在于没有悬念抓住读者的心。一个故事如果通篇平仄没有波折,故事情节让人一目了然,看了开头就猜得到结尾,那么谁还会费时费力去看呢?
作者在书中以几个字概括了一个故事没有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故事中没有折磨读者的秘密。
当一个故事能用秘密或者悬念将读者的心高高吊起,过程中又适当掀起波澜若干,这就能吸引着读者想要揭开谜底,读者自然会意犹未尽,不停地看下去。
4.
一个好的故事,除了语句通顺、情节精彩外,一些小技巧小窍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需要有一些看似可有可无却能决定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小细节,需要有一条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的主线,还需要有几条能让主线更丰满的伏笔。
本书作者是台湾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双硕士,曾荣获多种文学奖,文字功力可见一斑。全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故事三要素、开场发展结尾的安排、叙事观点及形式、时空转移安排、悬念的技巧。几乎囊括了一个故事的每个方面。
我们想提高写作水平,但在看很多写作指导工具书时都会觉得理论性过强,甚至有一些书语言晦涩,读起来味同嚼蜡。而本书作者以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整本书读起来一气呵成,不但列举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例为证,甚至是古今中外的故事也随手拈来。在这些我们曾经司空见惯的例子里,会突然觉得有了跟从前不一样的发现。
跟着作者的脚步将每个例子和故事拆开研究一遍,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这本书用浅白的语言将故事的套路展示出来,对于每一个渴望写好一个故事、提高写作能力的人来説,应该都会有所收获。
-END-
我是鱼翘,不是鱼翅。喜欢用美食和故事说出心底对于这个世界的感触。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顺手点个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