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三层结构

在爱情、友谊或其他人际关系中,我们很容易感到受伤,觉得对方伤害了自己。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刺猬。

准确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有三层结构:

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中间是伤痛,最里面一层是真我。

当你的真我与我的真我相遇时,深深的理解与接受就自然发生了,那时,假若我们是同性,我们就会建立牢固可靠的友谊,假若我们是异性,那我们可能会成为一生的知己,也可能会成为深深相爱的爱人。

只有当到达这一层时,真实的亲密感才会产生。

然而,在青春期,我们可能缺乏这个洞见,我们会认为,我们遇到的这个人是怎样的,这个人就完全是怎样的。

实际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多数时候碰到的不过是保护层而已。我们渴望别人爱自己,但我们又惧怕别人伤害自己,所有我们会先将自己的真我封闭起来,有时封闭还不够,还要穿上带刺的盔甲,甚至手里还拿着无比锋利的矛,谁接近自己就给谁一枪。

如果你决定爱一个人,或者说,如果你决定亲近一个人,不要被他的保护层欺骗,你要试着用理解和爱穿透他的保护层,碰触到他的真我。

如果有一个你喜欢的人在接近你,那么请识别你的保护层,识别你手里的那些枪,还有你身上的那厚厚的盾牌是干什么的。

在青春期,我们经常越是渴望亲近一个人,就越是容易去刺伤这个人。

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个关于她中学时代的一个故事,她中学时是学习委员。一次,她去收全班的作业,一个男孩非常傲慢地把作业本丢在地上,然后用挑衅的眼神看着她。那一刻,她先是感觉到被羞辱,而后感到很生气,没有收他的作业本就走了。

回忆起这件事时,她已经30多岁,她说,现在她明白,这个男孩之所以这样对她,是他喜欢她。

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想与他亲近,你就必须主动打开你的保护层,把你的矛与盾都放下。

但是,一旦保护层要打开,你内心曾经有的伤痛就会涌出来。你会疼,你会害怕,你会担心你在乎的人抛弃你。

于是,你先下手为强,在他可能伤害到之前,你先伤害他。我们因而会将自己即将涌现出来的伤痛转嫁到我们所爱的人身上。

并且,要爱一个人,我们就要采取低姿态,但是很多男孩的保护层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所以,爱而谦卑的感觉,就和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产生了冲突。

这时,他会将“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拔到更高处,以此来对抗在乎一个人带来的谦卑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自我保护方法,你可以好好问问自己,我的保护层是什么。

在青春期,反向形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所谓反向形成,就是我的意愿是朝东的,但我的行为表现是朝西的。我的内心越是在乎你,我的行为表现就越是鄙视你挑衅你。

这种反向形成的自我保护方式太过于厉害,会将对方完全欺骗,以至于对方完全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么,甚至他人会以为,你就是讨厌他,你就是不喜欢他,结果离你而去。

青春期的爱情,或成年早期的爱情,这所以是常常错过,这种青涩的心理是最常见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听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思维01 先回答这个问题: “当你感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
    轻鸢剪略阅读 3,300评论 0 0
  • 时常感叹有时候自己永远无法走进某些人的内心,就像一堵厚墙将自己与其隔离。这两天在看武志红老师的专栏,武老师说人的心...
    独自成长阅读 2,218评论 1 2
  • 心灵的三层结构:思维、身体和情感。 我们的心有三层,由外到内是:保护层、感受层也被称作伤痛层、真我。因为有伤痛,所...
    Sonnar阅读 1,914评论 0 0
  • 莎兰老师说,我们的心有三层: 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 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而最深处是真我。 感受层...
    卓悦视界阅读 585评论 0 2
  • 《活出自我篇》武志红 Viki读书笔记 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 莎兰老师说我们心有三层: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最外面,...
    Viki和两宝共成长阅读 9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