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那就是学生和教师们带入教室的个人恐惧正是教育深深植根于恐惧的土壤。
我们很少提到心目中的恐惧,但是它刚好是我们占支配地位的认识方式。如此强大的恐惧却会被我们的傲慢所掩盖。这种认识方式的形成是源自于我们对关于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第一个是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第二是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
紧接着文章对真理,主观意识展开了论述。首先是真理与教育的关系。当我们把真理当做是高高在上的某种权威我们的教室看起来就会像专制政府。相反的如果真理是由于个人突发奇想而确定的虚构故事,那么教室看起来就会像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如果我们认为真理产生于相互询问的复杂过程,那么教室看起来就会像一个资源丰富且相辅相成的共同体。由此可见,我们对真理的解读有多种形式。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我们的认识方式,紧接着又引发了客观主义。客观主义这样描绘真理,真理是只有通过我们自己,把我们的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作者认为我们主观生命中不纯洁的成分会污染那个事物与其相关的知识。
在客观主义的眼里主观本身就是最令人恐惧的敌人。客观主义切断了我们与外界事物建立联系。一味的反对主观主义的介入。与此同时各方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是最终我们的落脚点都应该是☞恐惧 认知方式 联系观。我们不得不承认通过切断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客观主义把我们引入与现实如此不和谐的行动中以至于如果我们不悬崖勒马我们就可能会出现问题。客观主义不能片面的为我们解答认知的真像,因此我们需要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以及对真理的看法。以此来推动我们在教学中的相通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充分的关怀参与到我们自己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而不是受控制欲望的驱动去行动。
在联系的认识方式中,爱取代了恐惧,共同创造取代了控制,这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相互联系能力的认识方式,然而相互联系能力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它是良好教学所依赖的基础。
所以认识方式的产生,以及我们心中的恐惧土壤都需要我们用联系的能力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所以不能片面的感知事物以此来形成自己的主观主义,也不能够迷信客观主义。学会思考教育使命的核心问题☞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学会走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