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讲述年轻演员英熙(金敏喜饰)在和年长导演维持一段痛苦的恋情后,选择分手去国。异国他乡,藕断丝连,影片第一段就是这样的故事背景。她爱这个男人,但这种爱让她感觉很累。在夜幕降临的海边,英熙向朋友倾诉,努力排遣弥漫周身的孤独。影片第二段,英熙回到韩国,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在海边还遇见了她的恋人导演。他们在小酒馆谈起当年,导演为之后悔,流泪,痛苦。
整个影片充满大量对白,英熙不断和朋友谈论人生、爱情、孤独,尤其在影片第二段,英熙和老友以及恋人相聚,两次酒席间均一度出现情绪过于激动,英熙借着酒劲直率地发泄着内心的不满,例如在和老友相聚的时候:
这种愤世嫉俗的情绪化宣泄,起因是看到朋友在生活中丧失锐气、被生活打磨得只剩苟且,而直率的英熙却始终坚持自我(假如影片第一段英熙说的这些话可信:“你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不过是可以活的像我自己,不动不摇,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活得像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如此迥异,他们对爱的理解当然会大相径庭。换言之,经历过痛彻心扉的英熙,看到身边这些麻木、丧失生活感受能力的老友,已经急不可耐想劈头盖脸来一通:你们怎么能如此对待生活、爱情。
对比这些在座的老友,英熙确实算是清醒且痛苦的。但她真能如她自己所说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活得像自己”吗?
回到影片第一段,英熙跟朋友谈到分手的原因的时候,她说“喜欢他,爱他”,但“我无法承担”“感觉特别累”。这里,哪个是她自己,“喜欢他,爱他”的是她自己,还是“无法承担”“感觉特别累”的是她自己?实际上,真正的她自己和她的那些老友面临同样困境:纵有爱的想法,却无力承担爱的痛苦。而区别只是,英熙的那些老友选择麻木,沉湎于爱的谎言中;而英熙直面“爱他”“感觉特别累”的痛苦。
这种痛苦具有让人窒息的强度,或者说跟让人幸福的强度成正比。回到影片第二段的第二场聚会对谈,也就是英熙和她的恋人导演久别重逢后的敞开心扉,导演讲述了自己痛苦,并且赠送了她一本书。导演痛苦的念出书的开头给英熙听:
导演的这本书出自他痛彻心扉后的幡然悔悟。赠送给英熙,并且说非常适合她,这显然是说他们二人相爱时,他们都缺少勇气。这也很好解释了英熙在老友聚会上的宣泄——她看似在对别人的生活愤怒,但最终,她愤怒的是别人身上的软弱,这些软弱也深深潜藏于她身上,这些软弱才是她“爱他”但“无力承担”的原因。
在第一段的结尾,英熙孤独地漫步在夜晚的海边的时候,有个陌生男子把他扛在肩上。这个男子之前在公园出现过,在影片第二段又出现在英熙租的房间中。
这个陌生人究竟是谁,影片没有任何交代。但电影似乎在利用这个陌生人提供一种可能:如果英熙不是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英熙和这个陌生男子是否可能相识、相爱?如果说在第一段这个陌生男子是实际存在的某个人的指涉,那么在第二段,他完全变成一种生活可能的指涉。而无论是哪一种指涉,都无法挽救英熙于痛苦、孤独,这似乎让英熙的爱具有了不幸的宿命,或者换个说法:任何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都无法避免其本身幸福和不幸、甜蜜和痛苦的两面辩证。电影把爱展现为甜蜜且痛苦的,一众人物在“爱的辩证”面前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从而引发各种内心矛盾和外在冲突,以英熙和导演的最后冲突和和解让影片达到高潮,并且以独自在海边的英熙从睡梦中惊醒(象征女主英熙走出痛苦、孤独)来结尾。
整部影片对白堆砌,辞藻颇具说教,但室内戏冲突不断,尚算吸引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