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在学校和同事们共读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下午回到家,三重境界总是在脑海、心间萦绕,细细琢磨我们的人生岂不是这三重境界的循环。
在我们能牙牙学语,稍微有一点认知能力的时候,父母会给我们落实一个有效框架。比如;吃饭不准撒饭;玩具不玩放回原处;不准穿鞋上床、上沙发;跌倒要自己爬起来;不准乱动别人的东西;又好吃的与家人分享等等。我们会在父母的不断提醒、监督甚至是敲打下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形成规则意识。这习惯、规则意识会贯穿我们往后的生活,影响我们一生。
在我们再大一点,上小学前,我们的身心较以前健全了,高级了。父母会为我们重新制定框架。比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做错事要道歉,并改正;讲文明,有礼貌等等。我们会在父母、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和监督下,养成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这良好的人格、品行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当我们能自主自力的时候,我们会自己制定框架,并为此跌、打、滚、爬,历练、积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塑造自我,融入生活,融入生命。
人生就是多个三重境界的循环,组成你人生的单个三重境界越圆满,你的人生就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