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春节时期亲戚们相互交流感情的活动。春节期间走亲戚回娘家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
隐隐约约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走亲戚”有点变味儿了,不是仪式型的开心的走,而是套路式的被迫的走,不是想念式发自内心的探望,而是到那一天了大家都去了我也不能拉下的比较,走的很无奈,走的是欢聚一堂的众乐乐,上一辈人好像已经习惯,我们这辈人该不该习惯呢!走的很不情愿~
我们这大年初一互相串门拜年,大年初二去舅家走亲戚,大年初三去姥姥家,大年初四回娘家,之后的不太清楚了,反正有的家亲戚多能走到初十…
且说今天大年初二去舅家走亲戚吧。
今天早上我爸和我和小尾巴,去我舅爷家走亲戚,也就是我爸爸的舅舅家,顺便开车载着我弟妹,我大侄子大侄女儿,一起去我弟妹的大舅家二舅家走亲戚。我弟今天上班所以我弟妹领着两个小宝宝去走亲戚了。先去我弟妹的大舅二舅家,我和小尾巴没有下车。她们一家一家的走,第1家去大舅家,两箱礼品给两个小娃娃,每人“换”了100块钱,第二家去二舅家,用两箱礼品“换”了各自的50块钱。回到车上后我弟妹说,大舅家不宽裕但是大舅家人实在,二舅家宽裕就是特别的抠,我得给我妈透个信儿,让她过两天给大舅二舅家孙子们钱的时候,给大舅家100,给二舅家50。咦?现在的走亲戚变成用礼品换孩子的压岁钱了?还是一直都有都是这样,只是我不知道!她说的坦然,我听得惊讶,还能这样?有什么意义呢?民俗不会变,很多人还会一直是乐此不疲。想想今年我带小尾巴在我妈家过年,我爸给小尾巴100,我弟妹给小尾巴100,我给我侄子我侄女各100。现在想想,其实就等于没有给。但是我爸还在车上问我,你给你侄女侄子压岁钱了没有?你弟妹给小尾巴了没有?有什么意思呢?为了促进钱币的相互流通,为了刺激买礼品的消费程度,还是促进亲戚们之间的关系,好像都不是吧!但是好多不成文的规定,不成文的习俗一直在农村流传着演变着。让人无奈又没办法无视!既然不能够改变这种情况,那就改变自己。明年过年的时候。一定提前去姥姥家待一天两天甚至三天,陪陪姥姥,并不非得等到过年!过年的时候,也是年轻人在走亲戚活跃的时候,聊天、喝酒、串门,我们感情的链接总是会受到外在的影响,老年人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陪伴质量也不好!
再想想走亲戚就是在民俗人情流通中的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也换不来情感的交融!还不如我在家多看一会儿书呢。但是,还是随-大-流-,鄙视自己。
话说到了我舅爷家,这个是地地道道的公务员家庭,三个姑姑,两个表叔,全是公务人员。很牛的,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对我说,我见你舅爷在电视式上讲话了。那时候不懂,现在明白他那个时候是县长,现在退休了,但还是一脸威严。
这是我第一次过年去他家走亲戚,因为年年他家的亲戚都特别特别特别的多,我爸担心照顾不过来吧从没带过我们。据说去他们家拜年的,都没有吃饱过饭,呵呵。可能有点夸张啊,那也说明人多。几十年了没去过,今年去的原因是因为去年在我姑帮忙的时候,我姑说起了这个问题,平时过年在你舅爷家都没有见过你。哈哈,所以我来了。
我就好奇,和我想象中(他们传说中的)一样不一样,确实人多,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我带小尾巴和另外一个大娘在外面转转!我妹一如既往的做饭,今年她不再是最苦逼的那个了。因为她大龄剩女的原因,前几年被好多亲戚,尤其是女亲戚面对面集中吐槽,吐嘈到哭。她就是焦点,每年的今天也是噩梦!今年亲戚们情绪缓和了,我妹也解脱了!想想都可怕!言归正传,今天来的有舅爷老家的亲戚,估计看看人多可能会吃不上饭,就走了大概7八个人,然后无意间听到有心人数了数32个,大概就是剩下的我们了哈哈,凑成了两小桌,尊贵的客人和喝酒的男人各一桌,再剩下的我们端着碗在外面小院子里吃饭,被爱好摄影的表叔家的表婶是好奇的,用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吃完饭后,姑姑们,表叔舅爷站在路口流水线式的送走了一拨又一拨!表面上一片祥和,希望私下里不要说叨才好!
话说期间真的好尴尬,好多人都不认识,同时他们也不认识我,唯一共同的链接就是我舅爷他们一家。我感受到的不自在,陌生,无所适从也有可能是他们感受到的。所以无妨。自己总是慢半拍儿的。
所以回来了,我在想每年一次这样的走亲戚有那么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