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开始,没有人拦得住你;如果你想放弃,总是可以找到合适的理由。
看了昨天晚上写友天龙糖果的作品中提到自己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减重了10kg,中间各种的适用的、科学的、详尽的计划和方法,真是感到一种由衷的庆幸,原来我们都是有方法论的人。同样是在昨天晚上,凑巧在简书看到一位作者也写了一篇8个月1000公里带来的变化,深深地被触动,想自己曾经也是痴迷于运动的,尤其是早起的运动,曾有一段接近三个月的时间痴迷于跑步,每天早晨基本5公里左右,用悦跑圈计数差不多也有接近200公里量级,后来因为各种的原因,加之虽然起床很早,可坐享、读书、写作、看专栏,基本占满了所有从起床到上班前的空闲时间,甚至有段时间也想着将早起的时间再往前提到5:30,但考虑到晚上实在早睡不了只好作罢,于是为了更加高效只能压缩一下看专栏的时间,提前出门,用快走半小时来增加有氧运动量。
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丈母娘对于我的这种早起瞎看、晚上时而打球、早起快走的情境显得非常不能理解,总是在说“累死的,干的那都是啥事”?事实上,做过的人都知道、体会到了那种乐在其中的快感。
因为热爱、所以追随。
因为喜欢心爱的女孩,可以天涯海角而不顾;因为狂热运动,可以整个下午奔波在球场;因为热爱篮球,可以逃课看比赛,哪怕这是一堂凶神恶煞的老师的课也在所不顾。因为至爱,所以才会成为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借口,也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最好的锻炼元认知能力的工具。
想要高效做事,请先学会高效休息。
也许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苦思闵想一个问题很久而不得,突然有一帮朋友喊着出去出个汗打个球去,忸忸怩怩不想去,可是酣畅淋漓的玩了两个小时,回来发现原来苦想而不得结果的问题瞬间解决了,于是我们有了劳逸需要不断结合的想法和做法。事实上,这是充分换脑、充分休息的结果。
我自己就有亲身体会,而且还不止一次。从小,我特别怕数学里面的应用题,尽管后期自己的数学学得还不赖,可对它的恐惧由来已久,且一直没有减弱过。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搞一些突然袭击,比如在你玩耍回来的时候让你写篇作文、算个数学题之类的,且乐此不疲,花样繁多,而我自己也是颇受折磨而有苦说不出,直到长大后的有一天跟他无意中聊天说起来那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他居然说了一句“其实我并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想让你劳逸结合而已”,真是良苦用心呀!记得他那次给我出了一道应用题,我至今记忆犹新,之所以难忘,是因为我只用了不到1分钟时间就结束了战斗,而这件事在我脑中的记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场伟大的NBA比赛、任何一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考试。
如果用学来的元认知分析的话,其实在你专注于打球、跑步的时候,其实和在你坐享时听呼吸是一样一样的,打两个小时的球,不就是两个小时的坐享吗?再回过头来去做其他的事,空明的脑袋岂不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就像自己每天早晨的坐享一样,坐享半小时的效果就是一天到晚都特别的精神。而这打球、坐享从一种程度上来说,不正是一种高效的休息吗?做这种想难到你还会认为它没有意义吗?更进一步讲,在高效休息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身心,岂不就是一举两得,良好的休息带来了更为高效的工作效率,更为高效的工作效率带来了老板的赏识,加薪、提职岂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提职加薪不就可以更快的实现财富自由了吗?这不就是一举N得吗?难道这还不算是一种重大的意义吗?
事实上,就像开头说的,如果你想开始,没有人拦得住你;如果你想放弃,总是可以找到合适的理由。那,从现在开始,试着找到、发现一个可以帮助自己高效休息的爱好、兴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