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有一段文字:有老妪居金母桥之东、埂巷之北,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其地即元末张士诚王府废基地也。屋西数步,瓦砾堆成土山,登其巅,可选眺,地旷人稀,颇饶野趣。
这段文字反复读了几遍,不禁神往:这不就是最理想的居所吗?!
我们出生在乡村,长大后姐姐们常说起老家的小园。每到一个地方,凡是有园有地,她们都一定进去看看,流连很久。我并不理解小园的吸引力在哪里。
今年,突然就喜欢上了小园。包括那种老屋旧舍,都成了我的一种向往。
上个周末,在山脚下看到有人在开出的一小块地上精心侍弄,小小花生秧苗已经出土,便走过去搭讪,问东问西。好在那人好脾气,和我一句一句地聊。我边说边走过去,摸摸那小小嫩绿的叶片,好像那些小秧苗都是主人的孩子一样,令人羡煞。
离开老家的时候我脚步匆匆,欢天喜地,没想到有一天又会对土地这般迷恋。
情随事迁,信然!
看视频也好,读书也好,有园有地的内容常常让我目光恋恋。
高骈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里有满架蔷薇花!
汪曾祺的小诗: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这个门外种着温暖的花!
三毛的小诗:记得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不知怎么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个院子里长着桃树。
最近经常跟看几个老屋改造的视频,看到荒废的宅院清理出来。小菜园里菜蔬渐长,小树枝高高架起,为豆角牵牛花搭好架子;小花猫慵懒地卧在窗台,半睁着眼睛;黄犬紧跟在主人身后,东闻闻西嗅嗅;院子里拉起晒衣绳,上面挂着的花衣服白毛巾和袜子在风中摇来荡去……
这是我从屏幕里看到的别人的生活,是我向往的生活。可是,这分明是我童年的生活啊!
童年时的我,在那样的院子里和小伙伴跳格子。小园子里爸爸在架黄瓜。屋门开着,妈妈在灶前做饭。她的身旁,姐姐在洗青菜。隔壁的婶子站在她家的院子里叫着小伙伴回去吃饭,一面笑着看我们游戏结束的最后结果,隔开两家的矮墙刚到她的腰部。小伙伴蹦跳着绕墙回去。我看向自家屋子,炕桌已经摆上了。我喊了声爸爸吃饭,就跑进屋,却被姐姐抓着去洗手。
当年的我,曾经那样的富有那样奢侈。
这样的地方是老家,却忽然成了我今天的渴望。老房子早已不在,记忆却常常从记忆深处泛起。
后半生,如果有条件,好想有一个院子。种点花草,晒晒被子。
如果你从远方来,会有新鲜果菜饱腹,有红花绿叶悦眼怡情,有大碗茶汤解暑止渴,有质朴的笑容和真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