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军《态度》,第5封信中说,最好是更好的敌人。对此我深有感触。
很多人都会有点完美主义,事情没完成到最佳状态,觉得还不是最好,就干脆就先搁置了。这一等也许一生都无法完成了。上个月听《达芬奇传》,达芬奇虽然画画很有天分,是个天才。可是就是因为太过完美主义,所以经常接的活大都完成不了,成了有名的拖延患者。导致名声太差在家乡意大利呆不下去了,才去了法国。
还有著名的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觉得自己的《物种起源》不够完善,本来没想发表。朋友告诉他他再不发表,可就被别人先发表了,原来同时也有别的人也在做同样的研究有同样的论点。于是达尔文急匆匆地让朋友帮忙发表了《物种起源》。进化论起初有许多漏洞,但是这个观点比起中世纪的神学论是时代的进步。进化论提出后被无数学者一点点修正,被细胞学说基因工程一步步论证证明是正确的。所以说,任何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即使你做的时候认为已是完美,几年后几十年后回头看依然会发现有瑕疵有缺陷。
拿写作这件事来说,我们总觉得还没准备好,文笔不足、没有经验、阅历不够、没别人聪明。因此迟迟不能动笔,一等就是十几年,等到公众号自媒体时代来临,人家90后那么年轻照样可以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自己呢,徒增了岁月与沧桑,舔了皱纹与衰老,长了阅历与故事,唯独这文笔十年如一日不见长进。从前不会写的,现在依然不会写。
那么该怎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呢?吴军先生的观点是,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就很难一步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现有条件下,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正与静水姐今天分享的写作观点一致,文章不是一开始就完整完美的,先把想法写出来再慢慢提炼修改。曹雪芹大师一部《红楼梦》尚且“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好是更好的敌人,尽管我们做事是为了无限接近完美,但不必为了最好而什么也做不成。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从容易的事做起,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终有一日抵达理想的彼岸或接近理想的边缘。任何进步好过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