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块心得与体会

      信息技术是“为教而用”,而非“为用而用”。共读完本周的第五模块,王绪溢博士的“教学模式”带给我们新的教学思维。

      所谓“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数个教学片段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流程,用来达成一个教学目标。

      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结合科技应用的教学模式呢?王博士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应该有三点:须完整、能连结、可复制。“须完整”是指教学模式要达成一项教学目标。“能连结”即教师能把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可复制”是教学模式可以不经修改直接套用到其他教学中。王博士的教学模式“可复制”给了我启发。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才能上好一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课呢?我想,我能做的第一步是先复制。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揣摩他们的教学模式,再把适合的教学模式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中。如果屏东中学的“336模式”应用到数学课堂中,课前: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或微信群下发微课视频,同时利用问卷星推送前测。学生自主学习后,提交前测。通过前测结果,调整教学环节。课中:先展示前测结果,对错误率在30%-80%的题目进行群学。再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三个核心问题,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同步反馈学生情况。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或微课梳理知识、提升素养。课后:留下一道思考题,启发学生说理并录制视频,利用“班级小管家”或钉群收集。把优秀学生的说理视频作为下一节练习课的课前微课,供学生学习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