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论语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朱子解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则本心之德亡矣。

我们因为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的语言、行为,其实是欲望胜过了内心纯良的品德,怎么可能再接近仁义之心呢?


其实通读《论语》能感知,孔子对“巧”似乎很不崇尚。巧,技也。就是善于做工的技能。因为是“工”部,所以大多表示在一些技能手法上的精密、灵巧。但是如果用语言上,好像就有不妥了。这似乎与老子的观念不谋而合: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技艺最高超的人,好似略显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真正至高至大的东西反而不会表现出来或者不会如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再看“巧言令色”这种能让人感觉的“巧”就不是真的大巧,而是因为某些事情而竭其所能的巧。

孔子主张的是老老实实做事,内心修为,从来不在乎语言,因为事情是要做的,言语上说的再好没有用。也会有告诫:“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是庄严稳重的,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怎么会因为取悦别人而轻浮自己的言行呢?因此如此之人极少有仁义之心。注意孔子用的是“鲜矣仁”,将“矣”字提前,“仁”字收尾,可见语气之强烈,内心之迫切。

今天,我们是不是可以审视自己,是否因为某些事情而又取悦别人的言行?同时也可体会是否有些人因为有求于我而巧言令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86评论 1 16
  • 网上看到很多人说,adobe cc系列之后,要想改为英文,可以直接在Creative Cloud里面的首选项里直接...
    我的鱼呢阅读 578评论 0 1
  • 请大家跪在垫子中间,四角板凳式做调整保持双手臂与双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地面,关注自己的手腕和膝关节是否有压力,如...
    慧儿_8f70阅读 654评论 0 0
  • 妈妈岗位的十条行为准则 1.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2.孩子有十个缺点,父母要为其中五个负责。 3.教养...
    世事如棋Flora阅读 313评论 0 3
  • 话说,昨天傍晚,小区里散步,看到小区的一位老人(估计是孩子的奶奶吧),追着孩子喂饭。他们家住在一楼,还自己开发了个...
    吴在天阅读 416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