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多选了一门课,没想到自己快被逼得无法呼吸,每天感觉要做的事情好多,但总是解决完又出了新的,不得一刻空闲。
有时候我多想不写作业,花时间看完自己追了两年还没看完的电视剧,看完一本名著,只要心里没有想着要交的作业和即将到来的考试,做什么都行。
但我发现,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低落,甚至对任何事情提不起一点兴趣。
体育课上讨厌打球,希望下雨冲掉那节课(下雨总在体育课后),讨厌自己一次一次因为动作不合格被老师批评,如果不做点喜欢的,生活还剩下什么乐趣可言!
我总是匆匆忙忙的,但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而已,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想着,即使过了一年,但我还在原地打转。
我想起,为什么我非要多选一门课呢,为什么我好像在所有抉择上面都会往艰难的一边走,难道要怪我运气不好。
当我想到,之所以我会如此艰难,一方面是能力不足,效率太低,另一方面则是期望过高。
事实上,没有必要看那么多电影,也总可以用零碎的时间看书(文学类的),没有必要逼着自己在很劳累的情况下,还要硬撑着看完电影,舒心的事情不要奢求太多。
找到一种平衡,把自己想像成一块海绵,一开始浮在表面,当吸收足够多的水时,便会沉下去,静下心来。
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我似乎再也没有像初中(准确来说是初二初三)那样,静下心来了。
那个时候,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做完作业,会随意地画画,或者听听收音机,我不会觉得里面广告太多,音乐不好听,记下里面的新歌,希望下一次还能听到;看见书本里有优美的句子,写在本子上……
一转眼,再也享受不到那样慢的生活了,为什么长大的我有无穷无尽的焦虑?
进入高中便开始担心高考考不上一个好大学,进了大学更加担心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或考不上研,看见同学一个一个在大学找到自己的方向,过得有滋有味,心里也很急,我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呢?
这些关于人生规划上的焦虑就够让人白头的了,更不用提生活上面的,什么时候是个头!
上周英语课上,老师跟我们放了一个视频,里面这两句话印象十分深刻:“Don't let anyone rush you with their timelines”(不要让别人的时间线催促自己),还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s counted truly counts”(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可以被计算,也不是所有可计算的事物都值得去计算。)
说到底,按照我自己希望的那样,规划自己的生活,不羡慕别人有的和自己没有的,在才华还支撑不起梦想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积淀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也无需感叹幸福总是很短暂。
试想,焦虑真的可以完全消除吗?我觉得焦虑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也没有必要根本消除,除非对未来没有任何美好憧憬,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
我想学习并没有占满我所有的生活,仍然可以拥有一个比别人早的早晨,有几个课间,有午休,有睡前几个小时,我有时间看书,出去逛逛,在每一个时间段,我专心做我想做的就够了,并不复杂,也不累,之所以累,是我在规定时间,分心做了别的,延长了使我痛苦的时间。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要求过分整洁和过分一致,不在乎在一群玩手机的人群中拿出单词本记单词……因为我想要的生活,值得自己这样做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