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祁门县,立春习俗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迎春
在立春前一天,祁门县民众会郑重地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句芒神在古代神话中是主宰草木和生命生长的神,他的形象往往是鸟身人面,乘两龙。人们将其视为春神,对他的祭祀是迎春仪式的重要部分。
同时,祭太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太岁被认为是一种主宰岁时运气的神灵,祭祀太岁表达了人们对一年运势平安顺遂的祈愿。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盛大的仪式队伍,其中大班鼓吹最为引人注目。鼓吹乐队演奏着欢快而庄重的乐曲,乐声震天,营造出热烈的迎春氛围。
地戏、秧歌等民间表演艺术也融入其中。地戏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戏服,戴着精美的面具,表演着传统的戏曲剧目,这些剧目往往有着驱邪纳福、庆祝新春的寓意。秧歌队则扭动着身姿,手中挥舞着彩绸,以灵动的舞步传递着迎春的喜悦。
打春牛
打春牛活动在迎春仪式中也早早地就拉开了序幕。在正式立春前,人们就开始准备与真牛一般大小的泥塑春牛。春牛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春耕季节。人们通过抬着“春牛”游行等方式,为立春的到来预热。
立春当天,打春牛的仪式达到高潮。人们用特制的鞭子抽打“春牛”,这一行为有着深刻的寓意。它象征着对农耕的重视和督促,提醒人们春天已经到来,要及时开始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是农事的重要节点,“一年之计在于春”,通过打春牛这种生动的方式,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个人。
打春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它还蕴含着人们对丰收的祈盼。在抽打“春牛”时,围观的民众会欢呼雀跃,他们相信,打得越响越用力,当年的庄稼就会长得越好,收成也会越丰富。而且,这种仪式在春耕大忙季节到来之前,为整个村庄带来了热闹和欢乐的氛围,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娱乐和祈福活动。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是祁门县的传统习俗。春饼薄如蝉翼,通常是用面粉烙制而成。在制作春饼时,人们通常会将面粉加水揉成柔软的面团,然后擀成薄饼,放在热锅上烙制。烙好的春饼可以包裹各种馅料,豆芽、韭菜、肉丝等。这些馅料都是春季新鲜的食材,豆芽代表着生机盎然,韭菜寓意着长长久久,肉丝则为人体提供能量。吃春饼时,人们将各种馅料放在饼中,卷起食用,口感丰富,既有饼的柔软,又有馅料的鲜美。
萝卜也是咬春的重要食物。祁门县当地的萝卜在立春时节口感清甜脆嫩。萝卜具有通气和助消化等功效,在经过冬季的滋补后,吃萝卜可以调理肠胃,散发五脏之气。人们会将萝卜洗净,切成小块或薄片,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做成凉拌菜。凉拌萝卜的做法简单,将萝卜切片后加入醋、糖、盐、辣椒油等调料,搅拌均匀即可,酸甜可口,十分开胃。
五辛盘是一种传统的立春食物组合。所谓五辛,通常是指葱、蒜、韭菜、薤、兴渠(在部分地区兴渠被芫荽代替)。这些食材都具有独特的辛辣味。立春时节食用五辛盘,一方面是为了迎春,另一方面也有健身防疫的作用。葱具有发散风寒、解毒等功效,蒜可以杀菌消炎,韭菜能温肾助阳,薤可理气宽胸片。南方流行的春卷在祁门县也有一定的受众。春卷的外皮酥脆,馅料丰富多样。外皮一般是用面粉制成的薄面皮,馅料常见的有豆沙、荠菜、春笋等。制作春卷时,将馅料放在面皮上,卷成细长的卷状,然后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吃起来外酥里嫩,香甜可口(如果是咸味馅料则别有一番风味)。
贴春字、春牛图
在祁门县的立春习俗中,贴“春”字是一项充满喜庆氛围的活动。“春”字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人们会用红纸剪成大大的“春”字,或者请书法写得好的人用毛笔书写“春”字。张贴时,一般会选择家中的大门和窗户等显眼的位置。在大门上贴“春”字,寓意着将春天迎进家门,祈求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充满生机和活力,幸福美满。窗户上的“春”字则像是春天的眼睛,透过窗户,将春的气息传递到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春牛图也是立春时节常见的张贴物。春牛图上除了画有牛之外,还会有句芒神等形象。春牛的形态、颜色以及句芒神的姿势等都有特定的寓意。例如,春牛的颜色如果是黄色,可能预示着当年的土地肥沃,庄稼丰收在望。张贴春牛图时,一般会选择在堂屋的墙壁上,与“迎春接福”的条幅一起张贴。这样,人们一进入堂屋,就能看到春牛图,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对丰收的期望,同时也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祭祀祖先
立春时节,家家都会举行“迎春接福”礼仪。这是一个庄重而温馨的家庭仪式。人们会设立桌几,精心摆放各种祭品。米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着富足和温饱,是人们对生活的基本祈愿。酒象征着祭祀的庄重和对祖先的敬意,茶则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文化,清新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增添了仪式的祥和氛围。
葱、白菜、冬笋等新鲜食材也是祭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葱寓意着聪明伶俐,白菜象征着清白廉洁,冬笋代表着节节高升。这些食材都是春季新鲜的产物,将它们作为祭品,既体现了对祖先的敬重,也表达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立春时刻到来之前,挑水灌满水缸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被称为“冬水”,在人们的观念中,用此水浸粿,则米粿不易发霉。这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传统的生活智慧。
立春后,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焚香烧纸是为了祭祀祖先,向祖先汇报家族的情况,并祈求祖先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人平安幸福。鞭炮声则是为了驱邪迎福,响亮的鞭炮声打破宁静,宣告春天的正式到来,也为整个家庭带来热闹和喜庆的氛围。
随后,全家会对着堂壁上贴的春牛图及“迎春接福”条幅顶礼膜拜。这一行为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强烈祈愿,希望在祖先的庇佑下,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