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有那么三个人,他们才思敏捷、诗文出众,且流传甚广。其中两位,便是“青莲居士”李太白与“少陵野老”杜工部,另一位,则是“醉吟先生”白居易。白居易生于晚唐,为动乱之世,藩镇割据、战火纷纷。晚唐之景,早已如同暮秋之色:萧条而千疮百孔。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也不复贞观、开元之盛。正是这样一个乱世,白居易的仕途可谓是极为坎坷、大起大落。
先是出任左拾遗,而后成为左赞善大夫,服侍太子读书。在京城为官的日子里,他尽职尽责,不断上书,并且写了大量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其中有一首长篇叙事诗最为出名,名作《长恨歌》。但他太耿直,多次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以至于皇帝龙颜不悦;又因好写讽喻诗,并借此评议官场,引起宦官和弄臣的不满。于是不出所料,他因得罪了弄臣而被人寻过,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任职时,送客至湓浦口,忽闻琵琶声悠悠,命人摆酒听乐师弹唱,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琵琶行》。
白乐天,他的诗文,有的却并不是“乐”,更多的,是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白居易对文学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华夏,更是传至日本。在白居易的墓旁,有块石碑,上面刻下了这样一句话:“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半世为官,造福一方百姓;一生坎坷,终究归于闲适。这才是白乐天,一代诗魔香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