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硬件创业与投资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状况:一方面前一阶段有些概念炒得比较火,尤其是在2C这一块,手环啦、VR啦等等。回过头来看,不能说这些概念没有前途,但其产业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等尚不到应该进行大规模投入的时候。从市场接受度、销售额增长、产品技术进步等各方面来看,行业发展状况不太理想,所以目前市面上这方面的调门也变得有些低。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细分市场,尤其是2B这一块,其需求是很现实的,市场的容量也足以支撑一些企业的发展,目前基础技术的状况也能满足产品研发需求。
所以其实智能硬件这一大概念是很有前途的,但目前项目投资需要的是把工作做细,于龙蛇混杂中挑出真正的宝贝来,并将它们养好。这就需要在投前对项目资本运作的前景,企业运营的前景,团队本身的情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投后对项目的管理监控、运营辅助等工作做到更为细致到位。
智能硬件项目投入较大,风险较高,但真正能做成独角兽型的企业并不容易。这里的核心因素是:1、项目所属产业定位与产品定位;2、核心创始人的心量和背景资源。如果一个项目看不到独角兽的前景,虽然也有进行投资的空间,但需要对其退出方式、退出渠道、退出时机以及相关具体操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项目所处产业和产品定位对其发展前景的限制,可以参考某公司的创业经历。该公司所做的是面向智能交通的图像分析与图像增强技术。当时交通视频监控领域面临的问题是:行业发展节奏受德州仪器等上游芯片企业的限制,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主要厂商虽然能通过资质、客户关系等手段将新进厂商排除于市场之外,但他们相互之间仍旧陷入到惨烈的价格搏杀之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概念以提升产品价值,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一基础上,新的图像分析和图像增强技术是有切入行业的机会的。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行业主要厂商把持了市场,使得新进技术企业不得不同他们进行合作。同时,图像分析和图像增强技术缺乏统一的技术指标,分析与增强结果的“好”与“坏”是由使用者的主观进行判断的。在智能交通这样一个典型的2B市场上,图像技术的提供商就没有了以领先的技术水准获得合作主动权的依据。因此,创业企业只能依附一两家行业主导企业寻求发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在其产品技术发展到一定成熟度后被行业主导企业收购,而难以成为一家具有高估值的独立企业。
所以,对于2B类智能硬件企业来说,前置行业处于发展瓶颈期是其切入行业的基点,具有可指标化的领先技术是其发展的保障,而在适当时机贴近政府或行业管理机构,将其技术领先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则是其摆脱行业领导企业控制,实现腾飞的契机。这里的核心是可指标化的领先技术。
什么是领先技术呢?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采集大量的数据,或者需要用到贵重罕见的仪器设备。一个团队带着这样的技术出来做企业,则可认为他们在技术方面是比较领先的。
现在有些人工智能方面的团队,只是做了一个产品架构出来,指望得到投资后再进行数据采集,训练他们的产品,这就不是好的投资标的了。这方面的研究投入,应该是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做的事。对于初创型企业,进行这样的投入的风险巨大,很容易遭受失败。所以这种项目,即使团队构成十分亮眼,依旧要谨慎对待。
而对于2C类智能硬件创业型企业,其产业和产品定位的选择,应参考小米案例,以市场需求已得到验证(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探索),而市场上已有产品的定位存在空白区(低端智能手机产品)为判断依据。
这里尤以判断“已得到验证的市场需求”为要。对于初创期企业,是承担不起从头培养市场需求的投入的,也没有相关的营销资源(苹果若没有前期在PC机和音乐播放器产品上培养的用户社区,其智能手机的推广也不可能那么成功),所以只能搭便车。现在很多项目是拿着技术成果去设想市场需求,这就属于一个“奇迹般的”想法了。
对于具有以上良好产业和产品定位的企业,其所要求的的核心资源是营销资源,而不是技术资源。因为要满足已经验证的市场需求,事实上很难用到什么新的技术。而面对市场空白,能够运用营销资源,抢在竞争对手前快速的占领就是重要的了。所谓核心营销资源,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渠道。譬如小米,在早期推广过程中,雷军积累的个人品牌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VIVO的崛起则得意于步步高之前拥有的渠道资源。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品牌或渠道资源一定是要和智能硬件紧密相关的。消费者在面对智能硬件的购买决策时,其心态比试用软件产品要谨慎得多,所以他们要么接受可以近距离体验试用的产品(渠道在这里发挥作用),要么接受大硬件品牌的背书(品牌在这里发挥作用)。具体而言,BAT这样的企业出来的人,倘若在手机APP领域创业,是可以有很好的加成的,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往往是使不上劲的。
2B或2C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如果有以上良好的产业与产品定位,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技术或营销资源,那么他们就具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考虑对他们进行投资了。当然,团队后续高效的产品研发、营销执行、供应链管理,乃至后续轮融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但从孵化器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创业团队去完善的事,因而是第二位的。
当然,即使有了良好的产业和产品定位,有了优秀的基础资源,一个智能硬件项目想要做成独角兽,依旧要取决于创始人的心量。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风险的偏好。
一家企业最终的风险承担者是创业者,企业做得越大,企业家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创业者能否心甘情愿的去拥抱风险,能够拥抱多大的风险,往往是一家创业企业发展体量的天花板所在。尤其是智能硬件类的项目,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取得一些“阶段性的胜利”。可能是收入做到大几千万,利润几百万,状况相对比较稳定,在这里就进入一个“舒适区”,企业家有可能进入一种规避风险的状态,小富即安。这同移动互联网领域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移动互联网领域规模效应极其明显,只有数一数二的企业才能生存,因而每个团队都受到鞭策不得不做大。而智能硬件企业是可以在成长过程中“歇一歇”的。但这一“歇”,就会使企业遭遇成长的天花板。
创业者的风险偏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看清楚。从他们做事的风格是否都是“进手招数”,从他们之前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的决策模式,从他们当前的经济状况,乃至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及配偶对其的影响都可以进行考察。
2)对待创业的专业性
从行为上来看,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决策”与“执行”的序列。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能否大体上以理性、专业性的态度出发去执行创业任务,还是在其中受到多种情绪的牵扯,以致影响企业发展,是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够专业的创业态度包括:1、固执,无理由的拒绝别人谨慎提出的建议;2、虚荣,以创业者、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份自傲;3、机会主义,无视企业自身禀赋,贸然开启多个业务方向。等等
考察创业者的专业性,同样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需要了解创业者对待建议的态度,对自身创业项目的理性思考;需要考察创业者在面对自身身份时的情绪状态;需要考察创业者之前是否做过“收束型”的决策,及他们面对该类决策时的态度。
3)对待利益分配的心态
在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入新的资源,且要不断淘汰旧的资源。创业者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的良好心态,不但在于在维持对企业控制的前提下,能够给予新的资源以足够的利益,还在于需要淘汰旧资源的时候能够坚决果断,不受名誉、情感等因素的拖累。一些能力已经不足,成为团队瓶颈的老人,可以给足现实利益,但长远利益承诺该收回就收回,人员该清退则清退——这对创业者来说才是心量上所受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