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900个月,别太拼,好好休息

这次考试让我领悟了一个道理:懂得休息,劳逸结合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

由于这次是我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场考试,我比以往都要拼,能学多久就学多久,往死里磕。

可能是拼命带来的压力,埋头苦干的自己最后精疲力尽,学习效率极低。还弄得自己头痛感冒

甚至还没有平时懒懒散散学习的效果来的好。

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坏消息是越努力的人不一定越有成就。

好消息是你不必太努力,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让我们成功的不是像牛一样的使用蛮力,而是善于利用杠杆、利用巧劲。

印象中,父母总会督促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如果不是生病,很少会叫我们“好好休息”。

在高压的社会环境里,懂得休息,就好比时间管理、情绪控制、沟通表达一样重要。

但凡每一位非常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不懂得休息的。

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的妻子过去常常在演讲前小睡一会,养精蓄锐。

温斯顿·丘吉尔的午后小憩是雷打不动的。他认为小憩能让他每天完成两倍的事情。

总统林顿·约翰逊每天下午三点半会小睡来将他的一天分为2段。

只有休息才能让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更有效率。

考试或有工作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总会减少休息、加班、熬夜去干更多的活。

往往会恶性循环,更多工作或考试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

我们牺牲休息去完成任务,到头来只会陷入低质量的成果和勤奋。

考试的时候,我刻意让自己比平时更早起,却发现睡眠不足让自己的白天的效率下降。

过度疲惫所导致的低落情绪会让你比平时更消极。

比消极情绪更糟糕的是,这种心态常常伴随着积极思考和行动的意愿的降低、控制冲动能力的下降、自信度降低、同情心的减少、以及情商的降低。

研究表明:“每晚失去一小时的睡眠时间会导致认知水平下降的程度,相当于0.10的血液酒精浓度所引起的认知水平下降程度”。

休息也是一门学问,怎么样的休息才能够让我们走更远的路呢?

相信不少人采取休息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休息,其实是在“玩”。“玩”只会让我们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下这些“休息”并不能让你走更远的路,只会让你接下来的路途更加疲惫。

打游戏、上网聊天、处理小任务、阅读杂志、看电影、看电视等。

这些任务其实并不能满足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只是纯粹在玩耍。

休息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体力与精力去完成接下来的任务。而上面的这些事情往往会消耗我们的精力。

能够真正满足我们休息的活动有这些:听纯音乐、冥想、睡觉、慢跑、运动、搭巴士、发空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卸下铠甲和面具,享受短暂的休息和片刻的安宁,从而更好的完成事后的工作。

这才是休息的真正有意义的地方。要区分到底是“玩”才是“休息”,总是徘徊在“玩”和“工作”之间,没有充分的休息是行不通的。

我认识的一个剑桥学霸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随时利用空闲时间休息。

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睡眠,哪怕是5分钟或1小时也好,他都能够得到休息。

工作成效=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上升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我们需要适当的休息才可以让我们效率提升。

番茄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去帮我们平衡工作和休息。一般来说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工作的25分钟内必须全程投入只能专注于当下完成的工作,5分钟的休息也必须要离开座位、舒展身体、眺望远方。

为什么是25分钟?

一般人的专注时间超过25分钟后就会开始疲倦,效率降低。

5分钟的短暂休息足以让我们恢复体力。番茄鐘就好比跑马拉松一样,让我们走的更远更持久。

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不是短跑。劳逸结合才让我们比别人走的更远。

当然,埋头苦干比什么都不干要来得好。

有个学生跟我抱怨考试没通过,还告诉我考前一天他学了整整10个小时,我说,“这就是你没过的原因”,学生不可思议地看着我,我的回答是:“你应该坚持每次学习一点点。

啥都不干 <埋头苦干 <劳逸结合

我们读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学霸平时也没见他怎么学习,玩的也多,考试成绩照样不错。

他们懂得休息,懂得享受人生,毕竟人生只有900百个月,我们一味的沉浸在工作里也毫无意义。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去干一些事情。不懂得休息而熬坏了身体更加得不偿失

欲速则不达,休息一下,慢下来,有时候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