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以色列行程时遇到这位犹太籍的美国教授莫里˙施瓦茨,尽管他在20多年前就已离世,但他幽默而坦诚地面对死亡的独特方式通过学生米奇˙阿尔博姆的传记小说《相约星期二》,一直感动、触动着后来的我们,他仿佛从未离开过人世。
这个自小饱受磨难、渴望爱、活泼开朗、有点疯狂又充满善良的老人,身患ALS后一步步地告别他曾经喜欢的生活方式,当死亡来敲门时,他决定勇敢地面对,接受采访直播自己最后的时光,他的学生米奇通过电视了解到教授的现状,毕业十六年后回到教授身边,相约每个星期二,记录下教授最后的十四堂课。
---“这疾病一直敲打着我的灵魂,但夺不走它。病魔可以躲走我的躯体,但无法夺去我的灵魂。”
每一天,莫里都在体会自己的身体一点点被疾病吞噬,清晨醒来时他会看着窗口流泪,他允许自己短暂的哭泣和忧伤,这是对生命的向往,对世界的眷恋。他意识到有一天身体会退化到需要别人擦屁股,虽然这是一个令人难堪、羞耻的问题,但他还是坦然地接受了,他自称这是享受重回婴儿状态,接受别人的爱抚。疾病侵蚀到莫里的肺部,他需要花大力气将肺部毒素咳出来,这超出了他的身体条件,学生米奇使劲敲打他的背部,帮他清除毒素,他喘着粗气对学生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学生开玩笑地回敬:“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了我一个B!,再来一个重的!”莫里假装求饶:“别太狠,我是个老头儿。”
莫里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是与生活讲和。当死亡来敲门时,他以诚服、卑微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他说接受所有的感情,好的坏的,去面对、去经历,如果逃避就永远解脱不了。
在讨论死后安排时,莫里表示想死后火化,只是告诉身边人“千万别把我烧过头了。”
---墓志铭:“一个终身教师”
这是莫里对自己一生最后的总结。他确实是个好老师,在死亡的边缘,他在与疾病共处中讲述独特的人生理念。
他告诉米奇,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远见,看不到自己的将来。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小文化,在不忽视社会准则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理念,在大问题上必须有自己的判断,不能让别人、让社会替你做出选择。
他警告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莫里说,快死的时候才感觉到,不论是谁,都有同样的开始—诞生,也有同样的结局—死亡。在生命的起点,我们还是婴儿,需要别人活着,在生命的终点,像我现在这样,也需要别人活着,其实,在生命的中途,我们同样需要别人活着。投入到人类的大家庭里去,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里去,建立一个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组成的小社会。
---死亡像生命一样自然,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死亡一直是一个灰色地带,我们身边的人都想着种种办法强身健体,远离疾病和死亡,谁都不想承认我们都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自从患病后,莫里从未对治愈抱过希望,当有人告诉他治疗ALS的最新进展,最新药物有可能起到延缓作用时,莫里坦然地说:“对我不管用了。”
看到人们对死亡的惧怕,莫里说,它不会传染的,它像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
莫里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朵在海洋里漂流了无数个春秋的小海浪,它享受着海风和空气带给它的欢乐,可这时它发现,它前面的海浪正在撞向海岸。“我的天,这太可怕了,”小海浪说:“我也要遭此厄运了!” 这时又涌上另一朵海浪,它看见小海浪神情黯然,便问它“你为何这般惆怅?…”小海浪回答“你不明白,我们都要撞上海岸了,我们所有的海浪都将不复存在!你说这不可怕吗?”那朵海浪说“不,是你不明白。你不是海浪,你是大海的一部分!…”
在莫里最后的时光里,米奇问他,如果再有健康的一天,将如何度过。莫里想要的还是像往常一样,游泳、跳舞、聚会、吃一顿美餐,要有自己最爱吃的鸭子,当死亡来敲门时,他对自己的生命样子是如此的清晰。
莫里带着对世界的爱和责任,走进了生命的另一部分。就像墨西哥人对死亡的理解那样,死亡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莫里的生命因死亡变得更加睿智,他关于人生的课程还在继续着,当我们面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时,不妨相约星期二听听这位老人的课,有的答案在老人讲课的内容里,有的答案在老人面对死亡和自然的从容坦荡里,有的答案需要我们慢慢地听、慢慢地体会,那就让我们开始吧,像莫里那样,在死亡来临时也不停下人生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