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经常千篇一律,偶尔别出心裁。
生活的表象很强大,起床、刷牙、吃早餐、上班、午餐、开会、下班、回家……置身于表象已久的人们,开始相信表象的理所当然,从而把自己交付出去,变得麻木,好像一切顺理成章。
庸常本身并非贬义词,它原本只是一个颇显无奈的中性词。当你用它等同于生活本身时,就会比较麻烦:多巴胺容易快速下降,生活的意义似乎被全然消解,甚至活着的机会,也没什么好珍惜。
庸常密度太大,让人总想要撕裂开。
撕裂平庸,撕裂日常的生活,撕裂滴滴答答永远同样流速的时钟,撕裂所有无聊的部分,撕裂重复,撕裂破碎的感情,撕裂一切,看看里面究竟还有什么。
02
我记得看过的三部电影,在虚拟现实里试验了这种撕裂,并尝试给出一些答案。这些电影就像抽象派艺术,通过对表象的变形,企图接近某种真相,完成一场对庸常的超现实终结。
首先,你可以跳过生活里所有无聊的部分:《人生遥控器》
男主角是一位事业上升期的建筑师,拥有漂亮贤惠的老婆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切都没出错,只不过有时有点累,有点无聊。于是,他搞到一部超级遥控器,跳过无聊的周末家庭聚会,跳过孩子的纠缠,跳过堵车,跳过跟老婆的争吵,跳过加班…但是,看似掌握了人生的他,也错过了儿子的婚礼,错过了老婆,错过了父亲的离世,最终郁郁寡欢的走完人生。
电影结尾给了男主角重新生活的一次机会,把奇遇归结为一个梦,其实是要给观众创造一个机会。你得相信,生活里所有看似“无聊”的桥段,波澜不惊的一天,都有着你所不知道的,千回百转的意义。
其次,你可以抹掉你最想忘记的时光:《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这部电影关于爱情,金·凯瑞和凯特·温斯莱特夸张的表演,却让人有些心酸。金·凯瑞饰演的男主角与Rose饰演的女友之间的爱情,渐渐被日常的时光磨损。一次吵架后,男主角发现女友迅速移情别恋,于是独自前往一家特殊诊所进行了关于女友的记忆消除术。在手术的睡梦中,男主角重新回到与女主角相处的每一个情境点中,在一幕幕记忆的深处,看着记忆中的女友,男主角最终绝望的发现,爱情依旧存在,自己却随着手术的进程难逃遗忘的宿命。
爱情被庸常打败,通常毫无还手之力,通常永远没有机会,在记忆之流中回到相爱相杀的每一个瞬间,重新发觉爱情的存在。那些你最想抹去的记忆片段,可能同时夹杂着让人不愿承认的,爱的存在。
最终,长生不老终于实现,你却被困在西西弗斯的一天里:《土拨鼠之日》
这回男主角是一位主持人,厌倦了重复的生活。就在他在播报土拨鼠之日时,他的人生永远停在了那一天。每天6点,他都原封不动的在同一张床上醒来,同一时间遇见同样的人,进行同样的对话…永不结束。他从惊诧,到狂喜,再到绝望,再到最终决定,即使永远生活在同一天,也能活出不同。然后,Tomorrow is coming。
如果平庸的生活是重复,那就尽可能的重复,重复至死,直到把整个人生都压缩为同一天。然后,被迫负担起生而为人的重任,发现西西弗斯的生活,也可以产生意义。
03
对平庸时间的撕裂,生活有了不同的样貌。对于普通人来说,本身的庸常不大可能经历电影中那样的超现实终结。更多的时候,只有先承认,然后尝试做些改变,从生活本身挤压出意义。
毕竟好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