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计划有余却完成不足”?试试精力管理》中,提到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可以从短期、长期管理两方面入手。那么,具体可以如何做呢?
短期管理
短期管理的核心就是:在24小时这个周期内,好好地维护我们的“精力”这块身体电池。人的生理活动会随着24小时内昼夜更替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这是我们休养生息、张弛有度的内在节奏所对应的生理机制。这种生理功能和特征周期性改变的规律,是几乎所有生物的最底层精力机制。从此来考虑,我们的精力总量在一天中基本是稳定不变的,需要提高维护效率,即节流。
工作中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如果想要有8小时(甚至以上)的高质量劳作成果,就应该有效分配精力,坚决减少浪费。做好使用时间和精力的方向选择,做好轻重缓急的选择;同时,找出较多耗费你精力但却对工作成果意义不够大的事项,逐渐从清单中排除。坚持二八法则,把(所有/主要)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休息时
休息方式是否正确,也能决定真正的高手跟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短期内我们没法很快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和时间,但是在午饭后稍微小憩15~25分钟,可以很好的补充我们的睡眠(即使你不觉得困,但不应超过30分钟)。
一般我们一天工作中都会有几段5~10分钟的中间休息时间,请注意:在这种休息时段里,继续工作、刷新闻八卦、刷微信微博、打游戏甚至喝一杯咖啡,都不是“好的”休息方式。它们一般不但不会有助于恢复你的精神力,反而还会进一步加大它们的消耗。因为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往往是精神力处于高兴奋、体力处于低兴奋状态,这种情景下,放松我们的脑力神经,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与之相对应,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散步、轻微运动,或者听听音乐、做做冥想,都是更好的尝试。
长期管理
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这天一整天状态极佳、另一天状态就丢了“,而是“像牛人那样多年如一日地保持精力充沛”,那就需要自我精力的长期管理了,也就是需要依靠科学的方式,来有效增加精力总量,即开源,让我们每周、每月、每年都能保持良好维持以及增长。其实,精力金字塔可看成就只有两个部分组成:「精」与「力」。「精」就是精神力,也代表着意志力、专注力。「力」,则是体力、身体活力。而不论是体力还是精神力,都是用进废退的。只要通过科学训练及刻意练习,就能够不断地迭代式成长。
提升身体能量
其最好方式就是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才能拥有强健的身体,从精力金字塔来看,这也是“好精力”的最根本基础所在。在这其中,这3个最关键因素(饮食、睡眠、锻炼)是有重要优先级排序的:饮食第一,睡眠其次,锻炼只是最后一位。
为何说饮食是第一重要的呢?因为我们身体是一个能量系统,消耗能量的方式有很多种(体力劳动、脑力消耗、维持基础代谢等),但是,食物摄入是补充能量的唯一办法!所以,一定要重视饮食。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不吃早饭、暴饮暴食、大半夜吃夜宵、偏爱零食而三餐却凑活、喜爱垃圾食品…… 这样如何能“正确地”补充我们的能量呢?
饮食不但要保证吃好,还应尽量吃对,这包括五大类营养的均衡,以及每顿的摄入量大小。其实,在减肥圈有一种公认的见解就是“三分靠练,七分靠吃”。如果你能保持吃对(吃什么、吃多少),即使不运动,身体也能够保持苗条和活力。关于吃法,推荐一本书:《谷物大脑》。
再说睡眠,有这几个重点:
- 规律作息:尽可能地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周末也不要偏离太多
- 保证时长:现代脑科学认为,梦是在人处于REM 睡眠(快速动眼睡眠)状态中发生的情形,其本质其实就是记忆的再生。梦是整理大脑信息、强化记忆的必要过程,记忆可以通过梦境保存下来。换言之,睡眠是牢记事物的重要行为。有科学家指出,要掌握某些新知识或新技能,需要在记忆当日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不好,不一定是它变差,很可能只是你的睡眠时间不够而已。即使对于睡眠时长较少但也觉得精力可以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损失,因为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只有保证时长才可能会出现的最佳REM睡眠所带来的脑力思维提升。
最后是锻炼,它虽然消耗能量,但是它能激发身体的活力,促进释放更多的能量。不必天天去健身房,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的活跃运转状态(即多量低强度的运动)。早起之后做几个俯卧撑,工作的间做几节体操,尽可能出去吃饭,增加散步机会,晚上适当做下哑铃运动,仅仅这样,就能提高你的能量和精力。
提升情绪精力
进入心流(指人全身心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也就是传说中的全神贯注)的休息,是休息的最高境界。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而冥想和业余爱好,都有助于人进入心流状态,从而能让你长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因此,积极培养自己的冥想习惯以及爱好,都是很好的提升精神力的方式。(关于冥想,可以参考我的《“坐享的一点心得——呼吸与想象》和《冥想能让我们变得“更幸福”么?》)
养成“精力习惯”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80%是非关键性任务,对于这里面的很多启示流程较为固定的事情,我们只需用20%的精力去解决就够了,而这就需要用到一个工具: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工作流程),就是将一件事情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它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比如,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等。
当我们把工作或生活中的一项比较流程化的事项,变成SOP即流程之后,对这件事情就只需做一遍,之后就基本不用重复去动脑子耗费脑力去思考了。规律化生活,流程化执行,将会为我们省下大量决策内耗精力。
提升精神动力
为了柴米油盐而奋斗的人,和为了激动人心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其释放出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越是坚定、目标越是发自内心超越眼前,其精神力量就越是强大。
因此,发掘我们的内心,发现我们想要的存在感,找到我们的理想,将其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源动力,我们就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绵绵不绝”的精力!
写在最后
总结下,如何对精力进行管理?
- 短期:要“节流”
- 工作时,科学分配,减少浪费;
- 休息时,主动补充,“绿色”恢复;
- 长期:要“开源”
- 提升身体能量
- 提升情绪精力
- 养成“精力习惯”
- 提升精神动力
如果说时间管理是对时间的分割、组织和协调,那么精力管理则是对精力的控制、使用以及恢复,是如何更高质量地进行时间管理。你是否也有精力管理的金点子呢?欢迎你在留言区也分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