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悟.原创】
生日,一年一个人只有一次?
嗯!为什么问号,不是吗?
1
记得前年的时候,丫头十岁了,作为家长,肯定得为她操办一下。她自己也很兴奋,可转脸忧愁,因为她扒扒日历,她记得的生日日期是离期末复习很近的,期望那天可以约她想约的同学前来吃吃喝喝,又怕同学家长们不放行啊!
丫头记得的日期,是她阳历生日日期,也是以后她身份证上的号码组合数字之一。为了让她开心,也顺道回请一下抢先请她去生日宴会的同学们,就把专门约同学的生日饭放在了那天。嘿嘿,拆生日礼物的丫头,那种表情,到现在都记得。
我老妈很奇怪,生日不是某某某天吗?怎么能瞎过?我知道,她说的那天,是丫头的农历生日日期。
在我妈这辈人眼里,生日只认出生时的农历号头,而且会记得很牢。每次她会问“今儿几啊?”我准会答错,因为她是想知道“今儿阴历初几?”好像不按阴历来过日子,就真的能把年过错了。家里每年得有一部挂历,再不行,一张广告纸标满十二个月的也可以,但是,得看得出阴历来。
瞎过?实在日期不凑巧,提前过生日的人多了呀!而且,听说不能落后过生日,不吉利的。因为日期不凑巧,丫头的乡下生日宴也没在正宗日期做。她又欢欢喜喜的吃了一顿蛋糕。
到她正宗阴历生日那天,借着名义,又让她开吃了一次。丫头满腹狐疑:“那我岂不过了三次十岁生日啊!”是,你赚大发了!
2
我们这批人出生的时候,还没有身份证号码这一说。我曾经在“被生日”的那天,领着公司的贺卡,发着朋友圈儿的感叹:我们这批中年人,一年应该起码有两次生日要过。
记得好像是要中考了,才知道开始实行数字代码登记;每个人拿着老师发的小本子,在上面查着自己姓名每个字的代码;恐怕很少有人会像现在这样查个十分方便的万年历,报个非常准确的生日日期给老师;正月怎么标?01,冬月呐?腊月呐?11、12呗。那个时候的个人信息,一张纸头,老师发下来、收上去,就好了,你所有的档案就那一张张纸片组成了,一串数字它就跟着你一辈子了。
所以,跟我们差不多大的这批人,至少有两个生日:身份证上组合出来的生日,被认为了是公开的阳历生日;爹妈家里人给牢牢记住的生日是正宗农历生日。
3
数字是可以代表很多东西的,也可以解码很多信息,我们在二进制数码时代思维是跳跃的。
106是什么?房间号?银行保险柜?……
哈哈,若是标在微信号后面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他的生日日期。
果然,“生快!”信息发出后,同学发来惊讶的表情:你咋知道的?
所以,就着这话题,我真的就码了这段文字了。
万年历出生日期那个,确定了你的农历生日日期,在过去的时代,根据农历日期又确定了你的阳历生日日期,最后,落在身份证上你过的就是这个法定生日了!这样看来,这生日哪年也没过准了呀?也不管了,这个经纬度就把你这个人给确定下来了,不然,那些个算命先生没生意做了呀!
甭管一年可以过几次生日,甭管谁替你记住了生日,总之:健康!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