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是班主任的当前应该培养的技能,而学生领导力是当前的研究新视角。作者带着问题意识,提到了当前的教育研究热点“学生领导力”。文中提到了学生领导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校生活的多样性、深刻性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乡村班主任,作者很有见微知著的问题意识,从一则家长关于学校建议的微信小事入手,从现象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乡村学生领导力。
首先作者明晰了什么是学生领导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领导力。
“学生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影响他人和领导自己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学习、创新性思维、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还包括社交能力、解决回题的能力等。”作者提出“学生领导力”概念界定的前提是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学生领导力是扎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师的职责,是重建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点化与促进。
文中提到领导力的提升源于真实的实践,也只有参与了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力,学生的领导力正是在这种实践、关系和自觉中,化为具体的素质,并形成反馈的力量,生成新的实践、关系和自觉。
由此我提炼出两个关键词:日常生活重建、学生领导力发展。
“日常生活重建”也让我想到了之前读过的李家成教授的《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可以从中借鉴与参考学习。因此,班主任在学生重复的班级日常活动中,重整资源,多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生成新的体验。
联系到本人实际的班级日常生活,如晨扫,早读,跑操,大课间运动,班会等常规班级活动,从组织到实践进行重建。而在重建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领导力。
联系到前面学习的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我初步设想是,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把晨扫、跑操、大课间跳绳、班会等班级日常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在这些日常活动中真实需求。并召开研讨会,让学生自主讨论,收集学生的意愿,确立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领导力。
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从教育的现象中探寻教育本质,需要每一个班主任,都带有一种问题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说乡村班主任缺乏专业研究的意识,归根到底是缺乏一种问题意识。
那如何培养我们乡村班主任的问题意识呢?
看到唐正东教授的人物访谈,他提到问题意识不会自己跳出来,问题意识本身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第一个方面是从学术界相互讨论的问题中间,即从学术谱系本身中间去寻找到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大量地阅读学术文献,这是产生问题意识的第一个重要的方法。第二,也是更加重要的,就是来自我们对现实的关照。真正的问题意识有大问题意识和小问题意识之分,小问题意识是来自于之前的学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大问题意识一定来自于对当下中国实践过程的关照。
我们乡村班主任对“学生领导力”的研究,更像是一个微型课题研究。多关注学生领导力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能提升乡村班主任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