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
我们在创作故事的时候,有时候需要深入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当中,寻找故事的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体来了解故事详细内容,也就是我么需要访谈很多人来确证,或者搜索相关的线索。那么我们接触到的不同人,应该如何区别对待,又能获得一些什么信息呢?
1.聪明人
这样的人,认为自己已经了解和掌握了故事的真相,会对你所说的主题侃侃而谈,这时候作为访问者要有清晰的区分能力,哪些是夸大其词,哪些是稍微有点靠谱,而那些是故事的中心事实,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些人提供的有效信息并不一定很多,但是通过聪明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整个故事的构思,设计好我们的故事框架和逻辑。
对待聪明人,我们要不断地引导深入,把话题尽量集中到一个点或者较为集中的面上。我们对聪明热提供的素材,要有所取舍,先把我们认为离故事中心最近的事实摘出来,其他稍远的事实放在不同的暂时放在其他地方。
2.论文人
论文人指的是与学院派比较相似的一类人。故事的所有事实都要引经据典,找出出处。一般具有较为严禁的逻辑。以系统性思考为主。
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不应该在访谈上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直接搜索他的论文或者其他相关的文字材料,比面对面的沟通效率更高。
3.专家
专家型访谈对象,对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很多高深的建议,甚至可以上升到三观,上升到哲学层次。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意见建议,或者对事情的看法。
我们需要沿着专家提供的方向而深入地探寻深层次的问题。
4.师傅
这一类人,一般离事情的真相,离事件的中心最近,甚至处在事件的中心位置。如同工厂里的老师傅一样,这一类人经验丰富人缘好。他们的知识渊博,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背景信息,或者帮助我们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人,甚至是帮助我们找到故事的主角。有时候这些人本身就是主角。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地碰到了师傅,就要充分利用好资源,深入到故事的最底层。
访谈技巧
当我们遇到了好的访谈对象,需要通过我们正确的访谈技巧来有效地进行沟通,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获得离事实最近的信息。我们进行访谈,需要遵循以下技巧。
千万不能把信息源当做柠檬对待,期望在几分钟内就吃干榨净。我们要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这个时候的引导语很重要,通过进行循循善诱地引导,将自己需要掌握的信息,通过访谈对象真是有效地反应出来。
我们要和访谈对象建立友好关系,拉进彼此的心灵距离,充分表示出对访谈对象以及他所谈及话题的兴趣,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
访谈的话题尽量是广泛的没有威胁的,不给访谈对象制造压迫感,能够轻松愉快地畅谈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访谈者也应该像学生接近老师那样接近受访者,要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愿意接收受访者提供的所有信息。甚至有时候访谈者还要假装不在行,问一些比较浅显,而让受访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问题,引导受访者的话语。
什么时候开始写
当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访谈,总是觉得还没有接近真相,吃吃不肯动笔来写,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创作呢?
如果我们获得信息能够说服自己,能够为读者提供不同的证据和细节,就应该开始着手写作。当我们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大脑开始活跃,有力地调动各种感觉,整合力量出发灵感。
另外如果有限定的时间,也是很好的,可以反向倒逼我们安排好写作计划,什么时候动笔,什么时候完成初稿,什么时候进行修改,什么时候进行精修,什么时候交稿等等。
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塞缪尔·约翰生所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他两个星期后就会被吊死,他一定会集中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