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个新疆的朋友发微信说,刚刚她家里的三套房一辆车,全部被法院查封了,而她本人还被拘留了28天,刚刚出来。
她眼泪涟涟地问,我帮了闺蜜那么大的忙,为什么她要这样坑我?
我的这个朋友,心地善良,为人真诚,各种美好,称她为友善。友善的一个闺蜜是开公司的,因为急需资金周转,便到外面的借贷公司借了150万现金,可是需要担保人。
闺蜜便请友善帮忙——作贷款担保人。友善家境殷实,经济优渥,既是闺蜜开口,友善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甚至都没有仔细地看过担保书上写着,若是借款人无法偿还,那么担保人必须连带承担相应债务。
她相信闺蜜,就像相信世上全是好人。
可是几个月以后,闺蜜的公司关门大吉,闺蜜本人及家人逃之夭夭。这时候的贷款加利息,已经是170万左右了。
贷款公司找上门来,要求友善偿还债务。友善这才傻了眼,白纸黑字可是自己亲笔签的,怎么办呢?就此还钱吧,一来数额巨大,二来借钱的又不是自己,怎么甘心呢?
犹豫间,贷款公司将友善告上法庭,申请强制执行财产冻结拍卖抵债。
具体细节我是来不及过问,总之结果就是,她本人被拘押了28天出来,名下的房子车子一下全没了。人生完全像一场噩梦啊,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友善难过内疚又绝望,因为即使发生了这么大的状况,老公也不曾责备她一下,女儿更是好言好语地安慰她。她说,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我没有对不起某某,她为什么要这样害我呢?
一时之间,我无法回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上当受骗的永远是善良的好人,因为只有好人才会相信朋友,才会拼尽全力、不计后果地想要帮助朋友,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凄惨下场。
而真正的骗子,因为深谙行骗之道,所以未曾损失。
生活中为因为借钱翻脸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借钱容易还钱难”,“借钱的时候是孙子,还钱的时候是大爷”,“站着借钱,跪着要账”等民间谚语,无不提示着借钱的风险与难堪。
在办公室与大家谈起这个话题,原来差不多每个人身边,都上演过借钱的闹剧:
朋友A,10多年前刚刚大学毕业,工资几百块,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一个同学借走了全部积蓄1800。10多年过去了,这笔钱再也没提过还,人也消失了。朋友说,还好这笔钱不大,我还承担得起,花点小钱认清一个人,也不算损失。
亲戚B,在外面借高利贷然后借给亲表哥5万块,说好月月还息,一年还本,可是一年又一年,表哥就是不还钱。自己月月扛利息,被媳妇骂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利息都不要了,只求表哥还本金,最后双方翻脸,费尽周章还了钱,可是彼此老死不相往来了。
同学C,曾经以个人信誉担保,借给结拜兄弟20万,说好半年归还,可是如今两年过去了,仍未归还。催账吧,开始对方态度还好,承认还钱,再过一段时间电话不接了,找上公司要账对方直接耍混,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能拿他怎么办呢?
种种事例表明,借钱,就是掏钱给自己买了个敌人。难怪莎士比亚说:“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
友善还在痴心妄想着,闺蜜有一天会良心发现,归还这笔钱。我叹了一口气说,还是忘了这件事吧,否则以后你会活得很累。人的一生中,总要吃亏上当交些学费的,只当你的学费交得贵些罢了。
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借钱的套路。做抵押担保人,你真的考虑好了后果吗?
可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遇上困难的时候,可能都会遇到借钱与被借钱。面对开口的亲戚、朋友、闺蜜等等,这个钱,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
我很喜欢刘庸的一段话:
刘墉说:"我把钱借给朋友,从来不指望他们还。因为我心想,如果他没钱而不能还,一定不好意思再借,那麽我吃亏也只是一次;如果他有钱而想赖帐,一定不敢再来,那麽我等于花点钱,认清了一个坏朋友。
谈到朋友借钱,只要数目不太大,我总是会答应的。因为这是通财之谊。至于借出之后,我从不去催讨,因为这难免伤了和气。
也因此每当我把钱借出去,总有既借出了钱,又借出了朋友的感觉。而每当不待我开口,他们就如约将钱还来,我又有失而复得了钱,且失而复得了朋友的快乐。这不是一种平和完美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