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你怎么还会哭啊,宝贝,都开学一个月了?!”言语中,有对孩子的无奈,也有一种没说出来的含义:“哭一个星期我能理解,你怎么能哭一个月呢?”
是不是觉得这场景有点熟悉?很多家长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个阶段。
大概很多人都会把原因归到“孩子不适应幼儿园”上,甚至把这当作依据来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早上入园一声不哭,孩子肯定就是喜欢幼儿园,适应生活的;如果早上哭哭啼啼拽住家长不放手,十有八九孩子是没安全感的,不喜欢幼儿园的。
真的是这样吗?难道孩子的入园焦虑就无法解决了?
本期大观家庭成长学院我们邀请到了第十五位导师——王琦,她是简耕教育项目合伙人、头条签约作者、游戏育儿讲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认证讲师、《游戏力》创始人科恩中国首席翻译,也是两位可爱小男孩的母亲。
从外企经理蜕变为家庭教育讲师的她,愿意为追求成长的父母分享养育方面的培训及咨询。今天她将为大家讲解如何借助游戏来帮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一起来看看你对孩子的误解到底有多深!
认识入园分离焦虑
心理学界有个很有名的实验: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焦虑还是回避。具体区分如下:
1.安全型的孩子
在母亲离开他,把他和陌生人留在一起时,也会产生分离焦虑,探索活动明显减少。当妈妈回来时,会积极表达情感,寻求安慰。
2.回避型的孩子
在母亲离开时,不会有明显的分离焦虑,回来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总之,母亲在不在,对他的行为影响不大。
3.焦虑型的孩子
在陌生情境里,很难主动探究环境,同时,母亲离开时很忧伤,重逢时又很难被安慰。
是的,你会发现,安全型的孩子,同样会对分离感到焦虑,比如黏住妈妈不让走,或者哭泣,从分离的单独场景来说,安全型和焦虑型都会有类似的行为表现,只是可能程度有所不同。
所以,与其随随便便给孩子“贴标签”,不如学学怎么做更好?
游戏助你轻松育儿
新一代的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已经接触过一些育儿理念,比如正面管教、华德福、蒙特梭瑞等等。这些先进的育儿方式如果认真去实践应该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其中美国游戏力治疗大师劳伦斯·科恩博士(Lawrence J.Cohen,Ph.D.)提倡的游戏力育儿用孩子最能明白的游戏方式和他们沟通,把育儿变成了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游戏力,顾名思义,当然是要会玩儿游戏,运用游戏与孩子相处。它是一种轻松的态度,对孩子和父母都怀有最大的善意。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幼儿的分离焦虑,可以对用“我就要黏着你”的游戏应对,爸爸妈妈化身为哭哭啼啼离不开人的角色,紧紧抓住小朋友不放。
当小朋友挣脱跑开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假装哭喊着,“不要离开我,哪怕上厕所去厨房我都要和你紧紧地在一起。”
就在这样嘻嘻哈哈的闹剧当中,孩子对分离的紧张感也会得到释放。如果我们经常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他对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也会慢慢被化解掉。
当我们用这些有趣的游戏育儿内容来指导孩子时,我们会发现养育孩子其实并不需要对抗或者训导。有游戏陪伴孩子,孩子们会更愿意合作,也会与你更亲密!
本期大观家庭成长学院的课程中,游戏教育专家王琦将会与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巧用游戏力来帮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下周四,8月17日20:00开课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出品方:大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