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得无助:无助感是练习得来的。困在一个很惨的状态里,已经习惯了不去突破。有的人已习惯了自己不允许自己快乐,同时又抱怨自己不快乐。
2、 无力感缘于把焦点放在自己没有的地方,或者无法操控的地方。把焦点放在自己拥有的,利用已有的资源,会让自己开心很多。重点是你否允许自己开心,或者在这个方向上去想、去做。机会不会老天掉下来,需要自己做。让自己开心也可以去尝试那些我有兴趣做,同时我能做的事情上。
3、 无聊是我想做一些事,同时又不想做,所以会感到无聊。真正的问题是卡在想,而不是去做。把焦点锁定在做,就突破了。想到什么去试试看,不试试看,你怎么会知道呢。如果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是因为忽略孩子太久了。了解孩子,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丰富家庭活动,有利于建立和谐家庭氛围。希望怎样,就共同去策划,共同去实现,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我的人生,我做主,开心不开心自己说了算。
问答:
1、通过昨天的课知道了要管理情绪,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
知识点本身不是能力,知识点就是一道门,打开这道门可以走更好的路。要看书学习。
2、明知道这个事情必须做,但是不想做,非得逼到跟前不做不行。
原因不只一个,做了怕错做了不好,总希望等一等,让我做的更好的时间再做,这一类的想法让我拖延。看不到有乐趣,不想做没乐趣的事。小时候成长的时间有创伤,逃避责任。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忽略,在我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她们过来骂我,终于得到关注了。
3、语言沟通如何可以更好?
内心状态没处理,技能掌握了都不愿意用。心里内心深层的是,没有建立自我的意识,就不会觉察到对面有一个你,让我走进对方的位置换位思考做不到。从来没学过有效的表达,成长的过程被否定多被肯定少,想表达什么没机会。很多时候父母忘记了需要锻炼孩子表达的能力,很多孩子被内向了。我们内心的情绪方面,一说到讲话,想到出丑,所以心理状态的调控也很重要。学技能,下苦功慢慢练。
4、平时和朋友沟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会感觉想法幼稚单纯和大多数人不同。
必须和别人有一个共同点,不允许自己和别人不同。随和的人容易和别人扎堆,我们要必须和别人一样吗?有足够自我的人,可以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人与人相同的地方,可以让大家和谐的相处。人与人不同的地方,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理由。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别人的意见仅做参考,我的人生我海霞老师的答疑:
千晓导师手笔,真诚满分,技巧完美完整,无可挑剔。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听到这番话,内心一定是被理解被懂得百感交集的。在问题里,我们看到母亲对孩子满满的期待,希望孩子可以在这个残酷的竞争的社会能够有立足,倾注满腔热忱,以至于把爱都变成压力,我们也看到这份给予的现象的背后是耐人寻味的:没有看见孩子是一个天性饱满的人,有欠商榷和尊重,也没有准确估计孩子的承受力。好在家长的觉察在,精彩的引领在,我们的孩子,最终都遇见了幸运!
听李老师的课:
1、和孩子沟通,认识,理解是前提。堵不如疏,想要和孩子沟通,首先得了解孩的爱好,和孩子共同去经历,现在很多亲子活动初衷便是如此;
2.多肢体接触,送甜蜜礼物,从而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围绕想要的关系去坐做事情和经营;
3.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制定目标,行动,坚持、灵活;
4.知识本身不是能力,只有学到用出来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