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听完大家都受益匪浅,来看看老师们都分享吧。
Daisy:
自责和自卑都无助于家长去改变。世界上很多家庭都存在吼叫的问题,首先要理解。不自责不羞愧,接纳自己,才有可能改进。想想自己一般会为了哪些事情而发脾气,再想想去克服,以后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该如何克制。记录和跟踪,有助于改进。孩子时刻在观察父母,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很敏感。孩子会复制我们的行为。父母吼叫,孩子会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差,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吼叫的原因:代代相传,迁怒于人。第一种是恶性循环啊,我们必须要不要学习,提升自己,遇到触发期时克服自己。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比如敏感度,运动量。家长走路快,孩子慢慢悠悠。家长定规则,孩子遵守。但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弹性选择。比如让孩子去洗澡,你现在去洗澡,或者过10分钟去洗。如何减少吼叫:记录和跟踪。建立自我同情,承认自己错了。没有选择空间时,不要问孩子“行吗?好吗”孩子需要家长建立一对一的连接,单独和一个宝贝一起,哪怕是静静看着宝贝玩。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关注。坚决不能和孩子赌气,冷暴力。孩子犯错了,道歉后,家长要原谅孩子,不是冷暴力。很喜欢书中提到的一点就是开家庭会议,贴个纸条,比如今晚七点开家庭会议,参加人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贝。先说这周哪个人做了好事,哪个人哪件事没有做好,下次怎么改进。以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可以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然后一起听一次读书会,让全家人一起学习。每个家庭都和平了,世界就和平了。
Chloe: 今天听的是内容主题是《不吼不叫》,老师刚开始讲的就是要学会理解每个人都会有大吼大叫的问题,所有家庭都会有吼叫的问题,其实吼叫在面临危险和紧急的情况下是有用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只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如何有效的减少吼叫的方法是学会记录下来自己的发飙的过程,也是一个觉知的过程,记录下来每一次的吼叫后你会发现自己在慢慢减少吼叫的次数。中间说到大吼大叫导致的后果,大吼大叫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长大后容易叛逆,学习成绩不好,以后也容易大吼大叫,甚至大吼大叫会导致爸妈虐待孩子,没想到这个大吼大叫看起来是小事情居然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确实真的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能想象自己被摄像头监视一整天吗?我们的小朋友就是这个摄像头,你平时什么样子都被小朋友记录在脑海里面,所以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还有一点就是怎样减少权利的争斗,有一点我很赞同,并且也会这么去做,就是父母要成为定基调的那个人,而这个有弹性空间。在分享的时候我举了个例子,外甥吃饭的时候要看IPAD,我跟他说这个视频15分钟,你可以看,但是这个视频播完了你的饭要吃完,不然IPAD我就拿走,他说好,15分钟视频播完了,他告诉我他的饭也吃完了,所以说这个是个很好的方法。今天的读书会还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听完之后真的受益匪浅。KEEP LEARNING.
Tina:
《不吼不叫》听后感:1.今天听到很震撼的一句话—孩子每天都在注视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一个监视器一样。其实,就是我们平时都会说的,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其实不管是家庭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他或学成我们这样的样子;2.那当我们的情绪快要管住的时候,快要大吼大叫的时候,一定想/一下这五个步骤--ask/breath/calm yourself/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empathise,有时候冷静下来,会觉得其实有更好的方法;3.书中讲到“木匠与儿子”的故事,讲到冷暴力这个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被冷暴力对待过,那种感觉我们都不喜欢,所以不管是学习中,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去尽力避免用冷暴力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总之,吼叫的同时,自己没有觉得很开心,也会让别人觉得解决了问题,都需要过程,另外,说起跟小朋友一起做表格,我觉得以后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试一下,让小朋友自己学会管理。
Lolly:
今天的读书会讲的是不吼不叫,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孩子眼中的你,大家都知道成人和小朋友的视角是很不一样的,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我们在小孩子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我们总是会有一个误区觉得小朋友他们还小,不懂,但是往往小孩子的观察力,感知力会比我们要厉害的多,所以适当的让小朋友参与我们的世界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只要是方法合理,适当保护,对孩子的发展也是一种帮助。
Annie:
今天学习的是罗娜·雷纳《不吼不叫》,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我们大人必须清楚了解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有:外部触发的原因:例如我们不喜欢孩子哼哼唧唧;内部触发的原因:例如个人感到焦虑、失望、害怕等,以及身体健康的原因,如缺乏睡眠;家族遗传,自己就是被父母吼大的;父母和孩子气质的差异……每一种原因都会对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形成负面的挑战。
许多父母可能知道不应该吼叫,也有改正的想法,却因为不得其法而功亏一篑!
我们被孩子激怒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我们都知道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她发脾气、尖叫、威胁和羞辱孩子的借口。孩子并不能从被羞辱、恐吓和被拒绝中获得任何好处。” 如果是一个像牵线木偶一样的孩子,我们反而更惶恐。然而,回顾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谁也不愿意在年幼的时候面对一个总是吼叫的父母。父母的吼叫如果能起到作用,那也只是孩子出于恐惧而做出的妥协,而不是合作。
而从这本书中,我听到了作者对“气质”的理解,气质分为九个维度:活动量;节律性;接近或回避性;适应性;敏感度;反映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度。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选择的心,就不要随意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不要轻易问他们:可以吗?行吗?
停止吼叫的A-B-C-D-E法则:自问(Ask);呼吸(Breath);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应用同理心(Empathize); 管教的4C法: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