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清清
01
“姑姑,我不想上二年级。我们的二年级新换的老师好凶啊,经常大声骂我们。我们还有同学被骂哭了呢。”7岁多的小侄女晴晴向我诉苦。
“是哦。被老师骂,心里肯定很害怕,而且觉得很丢脸,是吗?”我蹲下来,搂搂晴晴的肩膀。
“是呀,还是姑姑你懂我。不像我妈妈,只会批评我,说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所以老师才骂我。”晴晴扁着小嘴,几乎落泪。
“嗯,晴晴挺委屈的。被老师骂,回家还要被不明真相的妈妈说。我看你平时还经常大笑,挺开心的,看来晴晴的自我调节能力很不错哦。”
我继续共情她,并欣赏她做得好的地方。“能告诉姑姑,老师都是因为什么事情骂你们吗?”
“我们学习出错时,老师会大声骂我们是猪。我是班干部,有时候分发作业,或者管理班级时,她也会骂我。我被她骂得手脚都发软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被骂哭了,我可能就要转学了,因为我不好意思再回去上学了。”
02
晴晴的话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之前我去上6Q教育的亲子课,刘中良总导师在课堂上讲过一些缺乏智慧的老师的案例。这些老师不懂得情绪管理和情感沟通,遇到问题只会责骂学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孩子甚至承受不了压力,最后跳楼自杀。
之前,我觉得这些案例离我挺遥远的。今天看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老师数量的增多,遇到低情商老师的概率是逐日增长。
当然我非常理解,也许老师的每一份责骂,都承载了她希望“孩子们做得越来越好”的无限期待。只是这种表达形式,估计没几个孩子能感受到。
“晴晴,你觉得老师为什么要骂你们呢?”
“我知道,老师也许是希望我们好,而且也是信任我们才让我们帮忙的。但她这样骂,我们真的很害怕,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喜欢她,越来越不喜欢去上学。”
“看来你也是能理解老师的苦心的,这很棒。所以我们要区分老师骂我的内容,是不是代表这就是我,是吗?老师骂你们是猪,姑姑和你讲另外一位老师的一个故事,好吗?”
正好,刘中良总导师在课堂上多次谈过,他因为长得有点胖而被别人说他是猪,他经历了三个心灵成长阶段,变得越来越有高情商。
03
一开始被别人说是猪时,他很难过,反驳别人“你才是猪呢”。结果双输,双方都不开心。
接着,当别人再说他是猪时,他的应对模式是“别人怎么说体现的是他的素质,我怎么回应体现的是我的智慧”。他知道自己不是猪,所以不会被别人的评判而影响情绪。我就是我,不会因为你的说法而改变。
第三个层次的应对模式是转化,看到事情和情绪背后的好消息。当别人再笑话他是猪时,他很开心和感激地去握住别人的手说:“猪很有福气,而且全身是宝。谢谢你称赞我是一个很有福气,并且是一个对社会很有用的人。”
这种应对模式带来的是双赢。自己没有受伤,别人也被他的智慧所折服,收获友谊。
听完我说的故事,晴晴一副豁然开朗的表情。我觉得不能期望她听我讲完这个故事后,就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但是我希望至少能在她心中种下种子,真正的自我,是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有所改变。即便这个人是老师,她说的话、她的评论,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04
相比刘老师的故事,孩子和老师的相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不对等。毕竟老师于学生来说,是高高在上的一种权威。孩子毕竟太小,没能力和老师对抗。
所以我最后嘱咐晴晴:“老师骂你时,你可以自己去判断一下。关于事实的部分,比如我们学习上的错误,我们应该改正。关于不是事实的部分,比如老师对我们人格的评价,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左耳进右耳出就可以了。如果在学校遇到了你没办法解决的事情、让你难过的事情,一定要回家和家人说,我们大人一定会想办法帮助你的。”
是的,为了协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大人要学习的、要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