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刷到一篇新闻,让小瘦觉得触目惊心。
4月13日,在安徽庐江,一名男子被妻子捅死。原因是什么呢?
仅仅是因为丈夫回家时,忘记给妻子买鸡腿,两人争吵过程中丈夫被妻子用刀捅死。
从后续的报道中了解,丈夫素日里对妻子千依百顺,而妻子则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丈夫拳脚相向。
家暴只有零次和一百次。
有没有发现,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施暴者的容忍度是很大的。
当我们抛开性别去看这件事情时,你可以发现其中的古怪,
忘记买鸡腿的丈夫,多年来对妻子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大韩航空长公主的丈夫朴某,从2015年开始就多次遭受妻子的暴力打骂。然而,他们为什么不在第一次被家暴时就离开呢?
其实,家暴从来不分性别。
弱势的一方永远被强势的一方欺压打骂,才是家庭暴力最真实的面目。
02
你知道家暴的影响有多大么?
还记得冯远征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扮演的安嘉和么?
安嘉和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然而他却是一个具有家庭暴力倾向的丈夫。梅湘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难以启齿,致使丈夫起了疑心。
家庭暴力的阴影开始在二人之间滋长。
安嘉和深爱自己的妻子,却又对她十分怀疑,这种心理造成了他对妻子的强烈控制欲。为此,安嘉和禁止妻子和其他男性谈话、控制妻子的行为、一次次的向妻子施暴,最后甚至殴打妻子导致其流产,差点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正是这部电视剧,引起社会更加深入、持久的关注家庭暴力问题。
去年的时候,一条刷屏微博,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一个男的头被高跟鞋扎入,看起来是昏倒在病床上,状况很不好,看着挺疼的。
但是这条微博下的热门评论,基本都是这样:
虽然语知道这都是玩笑,但还是觉得不舒服。
这其实反应出一个问题,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时,会比较敏感。而对女性对男性的暴力,却往往不当回事,觉得可笑,而且完全理解不了当事人的心情。
于是那些被家庭暴力的男性,发声了也没人会理解,对朋友讲了朋友只会觉得他窝囊,就算最后死了上了新闻,整个社会在说妻子恶毒的同时,还都不忘讲几个身边人的例子,嘲讽他一句:
“这种窝囊废真是活该。”
这就是身处在家庭暴力中的男性,所面临的困境。
家暴行为为何会持续性地发生?因为在大多数被家暴的人当中,他们曾经都对家暴者心存幻想。
大多数家暴者往往又不总是以一种情绪出现。日常时,他们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父亲,谁又会想到家暴时他们六亲不认呢?
就连被家暴的一方都以为,他平日对我挺好的呀,这次不过是火上心头而已。大多数家庭暴力都分为四个阶段:出现摩擦→发生暴力→施暴者道歉并寻找借口→重归于好。
而根据美国家暴热线的统计,一个受害者平均要经过7次的努力尝试离开,才能真正离开一个施暴者。
可是,你要明白,对你好时是好,对你动手时也真的是下狠手。
你完全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触动到家暴者敏感的神经?你也完全无法预料到下次家暴时,你是否还有机会去原谅施暴者?
03
家暴真的只有零次和一百次。
你的容忍和不离开,也许会变成家暴者下一次砍你的屠刀。
为了孩子,也要离开家暴者。
记得有这么一部讲述家暴的短片《试炼》。
短片中,一对夫妻含泪吵架,谁都不肯让步,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家庭暴力。
家暴愈演愈烈,直到最后,丈夫用叉子捅死了妻子。
彼时躲在柜子里的小男孩亲眼目睹了这场悲剧,暴力的阴影就此埋下。
长大之后,他和父亲一样,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友。
家暴对于孩子的最大的影响,莫不过于暴力行为模仿。
父母的行为,孩子大多都会效仿,尤其在孩子在少年时情绪模仿能力更是最旺盛的时期。家庭暴力行为极易被孩子用来效仿,尤其是男孩子长大成人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很多。容易出现以暴制暴的偏离心理。
当这些遭遇家暴的孩子,逐渐成年后,幼时埋下的“施暴种子”,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除,反而会因为力量上的优势,逐渐让这个种子发芽。
有一句话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你与恶龙缠斗够久,你终将成为恶龙。
高台树色曾说:家暴一词,因为暴前面加了一个家字,便立马变得格外隐晦,且很容易无解。
可是,家暴就是赤裸裸地暴力。
面对暴力,除了反抗和离开,别无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