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文友丘豸漫步的《乞者之变 人性之恶》一文,勾起了我的一段记忆,且把它作为今天的更文内容吧。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那个时候经常有三里五乡的穷人来行乞,我们老家称之为要饭。记得常常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有人穿着褴褛的衣衫,或夸一个大口袋或背一个荆条筐,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托着一个破碗来要饭,进门就喊“大娘婶子行行好,给口饭吃吧,大娘婶子给口饭吃吧”,每当这时大人们就打发我们小孩儿盛一碗饭倒在要饭人的碗里,有时候也会给一个干粮(那个时候吃的最多的干粮是玉米面的饼子),要饭的就把干粮装进自己背着的口袋或荆条筐里。也有的时候,我们想给盛饭,要饭的会说前边已经有人给过饭了,吃饱了,给块干粮吧。
我要说的这件事就发生在那个年代。
那时候我在上小学四五年级吧,刚过完端午节,我们班有个调皮的男生家来了一个要饭的,他妈让他给要饭的一个粽子,他给那个要饭的粽子的时候,看到他背着的筐里有半筐粽子,调皮男生想,这倒不赖,要饭的要的粽子比他妈包的粽子还多呢,他想不如也去试试要饭,说不定也会要一大筐呢(那个时候人们穷,每年一次的粽子算是稀罕的了)。于是他换了一身破旧衣服,趁父母不注意,背了个破筐就去邻村要饭去了。等到过了晌午,他背着不满一筐粽子回家了,本以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会夸他几句,没想到他爸问清原委后却把他一顿臭骂。
不知道怎么写了,就此收笔吧,就算记录一段美好的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