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记忆,走了

冬月,在遥又远的上海,大伯殁

民国前逃难的太爷爷

选择在我们村里落脚扎根

育有六子一女,贫苦度日

到父亲这一辈,还是四家亲房

算起来,应该称呼为堂伯

但因为家族小而联系多的原因

我们也习惯称大伯


小学的一个下午

我们每个人搬上条凳在操场里测试作文

我思来想去,用些高深的成语来出彩

就造出了大伯和父亲浅斟慢酌的句子

记忆犹新


现在细细想来却是不准确的

大伯和父亲的早茶

是多年农民人的习惯

一柄茶罐,几叶厚茶,搭配几个硬馒头

这是到劳动到中午前的底气

和浅斟慢酌并没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我的脑海里留下的是他

大概是他家的菜园子离我家近

又大概,我们家登门的人很少

他算是常客


初中的时候爱下棋

爱和邻居家的伙伴拼高低

也喜欢跑到大伯家去玩

和堂哥公平对局的时候

时不时会来个不偏心的高手来指导一下

大杀大吃是莽夫,他常说

上大学前,连着两个晚上去天水火车站排队

凌晨零点钟起排,前五个人才能买到坐票

和堂姐熬夜组合买了去程车票

返程回来时

大伯他没有买到坐票

站了20多个小时,回来推都肿成水桶了

这是后来听他调侃火车上人多的时候说的


再后来,听他说

自己占了先机,到现场去申请了合作社

要承包荒置在村里的土地

沿程压上灌溉水管,或者搭大棚

搞个像样的农村蔬菜产地

农民的日子

不完美似乎是常态

这样的想法

不知道是不是开始

但又不得不在那一天结束


拖着魁梧的身躯

奋都在,年轻时候

他挥汗如雨的建筑工地上

在一个喧嚣热闹的城市

在一个安静默然的时刻

他走了

留在我记忆里的笑

大概是他

自嘲式的风趣

不受世俗的乐观

百无聊奈的企盼

当然,记忆里不止笑

还有田地里的耕作

村庄里的吵闹

闲谈里的是非

一路走好

希望,变化如愿

也希望

带走的记忆,不会褪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来到长坑,大概是7岁。年龄尚小,只记得走了很长的路。记忆中只是一个老人模糊的音容笑貌,二个银白色的黑...
    迟朝生阅读 260评论 0 3
  • 爷爷在世时,我们家是一个拥有十几口人的大家庭,想想都热闹! 我对爷爷的印象仅仅是一张模糊的照片。在我...
    东风无痕阅读 1,101评论 5 6
  • 南者记忆(一)——金火 文 / 金状元 南者,是我老家所在的村名。一直想写一些儿时对于南...
    金状元阅读 1,139评论 6 3
  • 仿佛,只是在流转的光阴里打了个盹,新年的日历就已经翻到了2017年,似箭如梭,可恼的却总是抓不住时间流逝的尾...
    夏若兮阅读 508评论 0 2
  • 提起七五八大洪水,那是近代驻马店人刻骨铭心的痛。一九七五年八月初,连续多日的瓢泼大雨,致使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几十座水...
    都市隐修人阅读 1,128评论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