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之中,有个不起眼的清平镇。镇上来了个神秘的年轻公子,一袭白衣胜雪,腰悬长剑,面容冷峻,双眸仿若寒星。他叫即墨尘,身负绝世武功,此番前来,只为追查一件关乎武林存亡的机密。
这日,即墨尘行至镇中集市,腹中饥饿,便寻了一家看着还算热闹的饭馆。刚踏入店门,店小二就热情迎上:“客官,您里边儿请,想吃点啥?”即墨尘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淡淡道:“随意上些酒菜。”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即墨尘正欲动筷,突然,厨房方向传来一阵喧闹。“你这丫头,又搞什么名堂!这道菜火候不对,客人要退菜啦!”一个中年胖子的怒吼声传来。
“爹,我觉着这样做更好吃嘛,他们不懂欣赏!”一道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倔强的女声随后响起。即墨尘微微挑眉,有些好奇这敢和大厨顶嘴的是何许人也。
只见一个身着粉色衣衫的少女,蹦蹦跳跳地从厨房跑了出来,手中还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失败品”。这少女柳眉弯弯,眼眸灵动,脸颊红扑扑的,恰似春日里熟透的蜜桃,透着股子俏皮劲儿。她便是这饭馆老板的女儿,苏妙龄,对厨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总爱搞些新花样,把老爹气得不轻。
苏妙龄瞧见即墨尘桌上的酒菜,眼睛一亮,几步凑上前:“公子,尝尝我新做的这道菜呗,不收您钱,就当帮我品鉴品鉴。”即墨尘本想拒绝,可触及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眸,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苏妙龄将菜放在桌上,一脸紧张地盯着即墨尘,只见他夹起一筷放入口中,咀嚼几下,眉头瞬间拧紧。这菜甜不甜、咸不咸,味道古怪至极。苏妙龄瞧他表情,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逞强道:“公子,咋样,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即墨尘硬着头皮咽下,瞥她一眼:“姑娘这厨艺,倒是……别具一格。”苏妙龄听出他话里的调侃,不服气地叉腰:“哼,你个不懂美食的木头,本姑娘好心好意,你竟不领情。”说罢,气呼呼地端着盘子回厨房了。
此后,即墨尘每次来饭馆,苏妙龄都要缠着他尝新菜,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混了个眼熟。一日,即墨尘像往常一样进门,却不见苏妙龄的身影,问了店小二才知,她一大早跑去山上采食材,到现在还没回来。
即墨尘心中莫名一紧,竟起身朝山上走去。行至山腰,果见苏妙龄被几个山贼围住。她双手握拳,涨红着脸大骂:“你们这群坏蛋,姑奶奶我可不怕你们!”山贼们却哈哈大笑:“小丫头,长得倒是水灵,跟我们走,保你吃香喝辣。”
即墨尘身形一闪,如鬼魅般现身,三两下就将山贼打得落花流水。苏妙龄瞪大双眼,满眼崇拜:“公子,你好厉害!你这功夫,都能去当大侠啦。”即墨尘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淡淡道:“不过是些三脚猫功夫,姑娘没事便好。”
经此一役,苏妙龄看即墨尘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不一样的东西,总是找借口跟他套近乎。即墨尘也不知怎的,对这叽叽喳喳的小丫头并不厌烦,偶尔还会被她逗得嘴角上扬。
可平静日子没过多久,江湖暗流涌动。那机密之事愈发紧迫,即墨尘得知线索指向镇外的清风寨,那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匪徒窝点。他决定孤身前往,临行前,苏妙龄不知从哪得到消息,跑来拦住他:“你要去清风寨?那地方多危险啊,不行,我不许你去。”
即墨尘心中一暖,柔声道:“妙龄,此事关乎武林大义,我必须去。你乖乖待在镇上,等我回来。”苏妙龄眼眶泛红,却倔强地咬着下唇:“那我不管,要去一起去,我虽不会武功,可说不定能帮上忙。”
即墨尘拗不过她,只得应允。二人一路向清风寨行去,苏妙龄一路上叽叽喳喳,倒也驱散了不少紧张气氛。到了清风寨外,即墨尘让苏妙龄躲在暗处,自己潜入寨中。
可没过多久,就听寨中传来打斗声,苏妙龄心急如焚,不顾即墨尘叮嘱,偷偷摸进寨里。只见即墨尘被一群匪徒围攻,虽奋力抵抗,却也渐露疲态。苏妙龄心急之下,看到一旁有个大水缸,灵机一动,搬起石头砸破水缸,大水涌出,匪徒们脚下一滑,阵脚大乱。
即墨尘趁机使出绝招,将匪徒们一一制服。转头看向苏妙龄,既无奈又感激:“你这丫头,就会添乱,若是有个闪失,我如何是好?”苏妙龄笑嘻嘻跑上前:“这不没事嘛,我厉害吧,帮了你大忙。”
两人在寨中一番搜寻,终于找到关键之物——一本记录着江湖邪恶势力勾结的账本。有了它,便能将那些妄图颠覆武林的坏蛋一网打尽。
回到清平镇,即墨尘成了英雄,可他心里清楚,若不是苏妙龄,自己今日恐难成事。苏妙龄看着即墨尘,眼中满是柔情:“公子,这下你可不能再嫌弃我厨艺不好啦,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即墨尘微微一笑:“不敢嫌弃,往后,你只管在厨房折腾,我负责品尝。”
不久后,饭馆里张灯结彩,即墨尘身着红袍,迎娶苏妙龄。全镇百姓都来道贺,都说这冷峻公子和俏皮厨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婚后,苏妙龄依旧热衷于研究新菜谱,即墨尘偶尔会被她拉着打下手,两人在厨房嬉笑打闹。而当江湖有难,即墨尘佩上长剑,苏妙龄也会备好行囊,夫妻二人携手闯荡,留下一串串或有趣、或惊险的江湖故事,成为江湖人口中的传奇佳话,让这波澜壮阔的江湖,多了一抹别样的温馨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