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 |
培养一种乐观的思维体系,会提高你健康,财富和幸福的机率。
| 类似的书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简体字版),又名《让你感觉更好:忧郁的认知疗法》(台湾繁体字版)—— 作者大卫.伯恩斯。 (Feeling Good by David Burns)
《情商》——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Emotional Intelligence by Daniel Goleman)
| 书中摘抄 |
关于 “成功”,我们有些观念,渐渐地,已经开始有点儿旧了,像一部老爷车:车有点儿老了,要重新把它拆开,研究一下,检修一下了。我们对 “抑郁” 的观念也旧了,也是到了该修修补补的时候了。
很久以来,无论是在大人工作的地方,还是在小孩上学的地方,我们都一直有这么个假设,那就是: “成功” ,等于 “才干” 加 “进取心”——一个人没有成功,他不是没才干,就是没有进取心。
然而,其实还有一种可能,也会导致失败—— 这人很有才干,也很进取,但就是缺少一点儿乐观。
每一个人,都曾被困难打得一败涂地人仰马翻。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奈地说,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儿,只好逆来顺受。如果你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读你的困境,就会像是换了更精良一点儿的装备,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艰难时刻;而且,你就不会让这点儿难心事,把自己一步一步逼向抑郁。
我们想要的,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有弹性的乐观 —— 就是所谓乐观的同时,我们还能睁大着双眼,保持着警醒。悲观是有它有用的地方儿的: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它对现实情况,有敏锐明察的触角。但是,我们不一定非得一直沉溺于它的黑暗阴影之中。
马丁.塞利格曼是一个 “认知心理学” 家,他原来在医学实验室里,花了好多年,研究一个概念 “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这个半文半白,费劲的词儿,翻译成普通人大白话,就是 “后天学到的被动” ,“后天学来的没办法”。
他的实验是,狗每次要从笼子里跑出来,就给它来点儿小电击。电击不强,但足够让狗难受。狗发现这是有规律的:只要它每次往外跑,都被电击;而且后来不管他怎么变着法儿的努力,换一条跑的路线,用鼻子按按钮,等等,都不能停止电击 —— 重复了多次以后,狗觉得没希望了,就彻底放弃了。
另外一个组用的不是狗,是人。没有用电击,用的是噪音。
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跟那些狗一样,“习得性无助” 这概念,在人的脑子里被培植起来,也很容易。
但是,实验中,出现一个偏差:在用 “人” 的实验里,平均每三个人中,会有一个人到最后也没放弃 —— 这种人,不管怎样,他们都还是努力把墙上的电钮来一个个地按,看看能找出到底是哪个钮,能让这噪音停下来,或是能把门打开。
这些按电钮的人,和狗比起来,自然是不同的,但是,还有那些最后放弃了的人呢?—— 拼命按电钮的人,和最终放弃了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塞利格曼把实验室里这个问号,也贴到了生活上。是什么,让一个人被恋爱对象欺骗抛弃了以后,能够重整旗鼓?或者,是什么,让一个人在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之后,仍能继续前行?
他发现, 有些人,在可能被击垮的情况下,能够及时 “反弹” 回来,不是靠着所谓 “人类伟大意志力的光辉”。一个英雄,虽屡战屡败,但仍然昂然挺立,浑身散发着坚定的光芒,背景是平坦的天际线,夕阳一片血红—— 那只是我们心底一份浪漫诗意 —— 实际上,这种能 “反弹” 的人,是有自己一套对人对事的 “诠释方法”。
这种诠释方法,自己跟自己的一个解释交代,让他们自我感觉 “事情不会永远这么糟,而且我也不必怀疑我做人的根本价值” —— 这不是天生性格里就有的 “伟大”,不是我们常说的 “我天生就……”,或者 “我天生就没有……”, 而是一种思考方式。
“乐观”,是一个人后天可以慢慢学习到的一套技巧。
| 积极诠释人生 |
悲观的人,常常觉得,但凡发生不幸,都是 ——
1. 永久性的:“ 我这次犯了这个错误,以后这一辈子都受影响” ;“我就生在这样的家庭” ;“我也没什么天赋,长得也不好看”。
2. 普遍性的:“ 我这人,什么事儿都不顺”。“ 我就因为犯了这一件错误,结果一下子我所有的生活全都完了。”
3. 完全自我角度的:“ 我这个人没用”; “是我愚蠢,我这个人脑筋就是不灵”; “是我粗心大意了,全都怪我”。
其实,几乎没有人是百分之百悲观的。但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里,我们纵容自己的悲观,像洪水一样肆意泛滥;或者,容忍悲观像个暴君一样,完全霸占着自己的心智。
在心理学的教科书上,这种面对困境的反应,被算作正常。但是,塞利格曼说,不一定非得是这样。
一件事情发生了,你总会对这事,有个解释、总结,对自己有个交代;就是这个 “自己给自己的解释交代” —— 如果你能换一种方式,从另外一种角度来对自己说这番话,你也许就能够保护自己,不被心魔推向抑郁,万劫不复。
即使你不是“属于特别悲观” 的人,塞利格曼说,这种负面的心绪都会拖我们的后腿——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比如工作,人际关系,还有健康。
他为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做过一个项目,打破了人们的一些旧思路。
大家都知道,卖保险,在所有销售行业里是最难的之一。公司每年花上百万培训保险经纪,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在自信心被击得粉碎的每一天里熬不了多久就走了。
塞利格曼看了看大都会面试员工的条件,觉得除了惯例的职业背景,经验等等,还应该测试一下应聘者的乐观水平;还有,他们遇到困难后,是如何自己给自己一个反馈总结的。
结果是,添加这些测试指标后录取的这批经纪人,跟前一年录取的相比,业绩高出百分之二十;第二年,高出了百分之五十七。
在这个行业里做,十次有九次被拒 —— 这批新的经纪人,面对人家的拒绝,显然有他们自己的一套。
| 乐观和成功的关系 |
我们一直认为,成功 —— 创造乐观。但是,塞利格曼的实验证明了,这话应该反过来说。有些事,是需要一次次重复努力才能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是,要靠乐观 —— 来创造成功。大都会经纪人的业绩,证明的就是这个。
在遇到困难的同一个节骨眼儿上,悲观的人,蔫了;乐观的人,更能坚持,直到冲破那堵透明的墙。
不能冲破这堵墙的人,有时被误解为懒,或是没才能。塞利格曼发现,轻言放弃的人,是不会跟自己的思路去解释和辩论的人—— 他们脑袋里的小人,面对失败,发出轻蔑的嘘声;而他们,听见自己这嘘声,居然也不解释,也不争上几句,就默默接受了,垂头丧气地离场。
反过来,能冲破这堵墙的人,他们聆听内心的对话,跟自己的思路争论,不给自己下一个狭窄的套儿;能够给这个 “被拒绝”,尽快找一个积极的解释缘由。
| 悲观也不是没有它自身价值的 |
《后天学到的乐观》这本书也承认,悲观,在一个领域里相对有优势:它能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看清楚局面 —— 比如财务,会计,还有负责安全工程的行业。
其实所有的产业,也都是要有上那么几个 “悲观” 的员工,好能把大家的双脚,牢牢拴在扎实的土地上。管理先进的公司,试行“不关门的办公室” , 鼓励大家尽量不分级别,随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当乐观的人忽略了一些可能的绊脚石的时候,还有 “悲观” 的人保持着开放和审慎,倾听和表达不同的意见,帮周围人看清楚—— 事情可能有一体两面甚至多面。
塞利格曼说得很明白,如果,我们既能面对眼前的冷酷和现实,有一个准确地估计;又能在脑海里,尽情地描绘出未来的光明壮阔, 那么,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能成功。
许多人只擅长二选一。如果我们想 “培养乐观”,就需要既保持前者的技巧,与此同时,又还把梦做得更好一点儿。这两个一结合,你将立于不败之地。
| 大部分抑郁来自不会正确思考问题 |
Norman Vincent Peale 在他的《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诺曼.文森特.皮尔,《积极思考的力量》)里头讲过,他从小到大都很害羞忧郁,一直到上了大学,有一天,他的一个教授课后把他留了下来。
诺曼写道:“ 教授说: ‘ 孩子,你怎么了?你非常聪明,也很勤力,但你好像并不开心,也不自信。’
我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说: ‘ 我也不知道。我天生就这样,您不会懂的。’
教授说: ‘ 孩子,你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我懂,因为我以前跟你一模一样,所以我才关注到你。因为我心里特别能感受到你的痛苦。你能改,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改的。你不是天生就忧郁 —— 你是没有好的思考方式。你需要学会去正确地思考。我这里有本爱默生的书,给你吧。读一读爱默生,学点儿好的思维方式。’ ”
英文原话说得更简单,是 “ —— You are just doing bad thinking. You need to learn good thinking. Here is an Emerson. Read Emerson, and you will learn some good thinking. ”
不知读者注意了没有,《后天学到的乐观》这本书里的 “乐观” 数据,是来自对 “抑郁” 的研究。
在 “认知行为疗法” 之前, 抑郁被分成两种理论——弗洛伊德理论:“愤怒黑暗的小牙齿不断啮噬着你的心,最后你坍塌和封闭了”; 或者 “是脑子里内分泌出了毛病”。
然而,先行者如阿尔伯特. 埃利斯 (Albert Ellis), 还有 艾伦.贝克 (Aaron T.Beck), 他们研究证明 —— 负面思维不是抑郁的 “症状”—— 而是 —— 负面思维 “导致” 抑郁。
大部分人,心里本能地也觉得 “总是负面地想问题,可能走进抑郁的怪圈”—— 这像是一个常识,只是有点儿不太肯定,有点儿模模糊糊地相信,又有一点儿怀疑。
但是,走进心理治疗诊所,高高的玻璃幕墙,迎面满眼闪闪发光的执照,证书和奖章;屋里幽暗,清凉,安静;淡棕色真皮沙发宽适柔软; 心理治疗师精致的金丝边眼镜腿儿上,闪烁着细细的金属光泽;镜片儿后头的两束目光,专注而关切,充满学者风味和智慧……
….. 这一切都让我们伸出手掌,羞怯地捂住自己心头模糊的常识,反过来严肃地告诉自己,在抑郁面前,我们似乎该是彻底弱小的, 不依靠专家和药物,应该是完全无法自救的。
在抑郁领域里,研究两性的差异,塞利格曼是领头专家。 他说,遭受抑郁的折磨,妇女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虽然遭遇抑郁,男女的机率是一样的,但是,思考问题时,妇女特有的的方式,倾向于放大抑郁。
出了问题,钻牛角尖,把它翻来覆去地想,再跟自己生活里一些局面联系起来,尤其是那些无法改变或控制的情况 —— 就是这样,我们给自己的抑郁大宴,仔仔细细地,认认真真地,写下了一份抓料菜单。
反复咀嚼你的遭遇,加上悲观的自我总结,结果就会是严重的抑郁。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花了好多经费,研究这个概念 —— 思维的习惯,会不会导致抑郁?(这里的抑郁,并不包括躁郁症,或狂躁症。)
塞利格曼用四个字,告诉了我们研究结果:“是的。会的。”
更有,锻炼一个人的头脑和心智,就像练出肌肉一样,练出乐观,能够降低走向抑郁的可能性。
| 把乐观 “培养” 成为一种 “习惯” |
这让我们冒出一个更大的问号:为什么,在身边,有这么多抑郁的人?塞利格曼试着说,在近现代,我们过度沉溺于个人的观念和欲望, 它像脚镣一样,把人类自己的精神给拴住了。
如果一个人,在流行的 “追求个人表达” 的盲目里,以为 “个人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是应该心想事成的,那么任何形式的失败,无论大小,都会对他是个灾难性的打击。
况且,以前还有其它的东西,来从四面支撑一个人的心理,比如所谓组织,国家,宗教,哲学信仰,还有大的家庭。这里头,有些渐行渐远渐冷淡无可投靠;有些越走越严肃机械,偏狭迂腐,不近人情;有些,像庞贝古城一样,慢慢地被埋葬在物质文明突然爆发的,炙热的火山灰下。
原本简朴,亲切,人性主义的文明受到了困扰,日渐退化下去。原本简朴的人,变成在他自己的欲望,野心,思想,混乱的观念和社会风气之下,当着奴隶,戴上了脚镣,担负着这些重担,似乎无法摆脱。于是,抑郁的瘟疫开始四处蔓延。
虽然医学不停地发明着新的白色小药片,但是,在有效治疗抑郁的小药瓶,与 “把乐观培养成一种习惯” 之间,隔着好大一条沟。
药物和 “认知疗法” 一样,都能治疗抑郁,但这两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药,是个认真负责的穿白大褂儿的护士,她把低着头闭着眼的病人推在轮椅上,四处活动,但她无法帮病人抬起头睁开眼,让他眼里这个世界更光明。
“认知疗法”,改变了一个人看事情的方式—— 这个新的、乐观的看世界的方式,鼓舞病人睁大双眼,跳下轮椅,昂首挺胸,自己四处走动起来。
药,只能暂时对付病情,而不能改变抑郁的根源 —— 悲观的思想。改变 “自己对自己解释和总结” 的角度和方式,对治疗抑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抑郁会不会复发,取决于这种 “自己对自己解释和总结” 方式的改变 —— “认知治疗” 组的复发率, 比 “服药” 组的低得多。“乐观地自己对自己进行总结” 的病人,跟那些 “还是一贯悲观地自我总结” 的病人比起来,复发率低得多。
“认知疗法” 有效,是因为它使病人变得乐观。病人学会了应对技巧,不再需要依赖白色小药瓶或医生。
悲观不是抑郁的唯一原因,基因、大灾难、荷尔蒙的改变都会增加人们得抑郁的机率。但不可否认,悲观是得抑郁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能采用塞利格曼推荐的方法,积极解读遇到的困难,这些问题,就可以被总结成 “暂时的”,“有它特定原因的”,和 “除了我自身的原因,还有其他外在原因的” —— 而不是说,是我们作为一个人,遭受的 “无法避免”, “每次总是”,“全怪我一个人” ,“彻底的”,“永远的” 惨败。
“认知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人理解世界的方法。这种改变,对这个人来说,也许是可以 “自我总结” 成 “彻底的”,“永远的”。
| 最后几句话 |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心理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天学到的乐观》这种书,就是在这新的潮流里浮出海面。 此前,一个人的行为,被认为,要么就是—— 由内在天生的潜意识驱动, “被推着走的”,这叫 “弗洛伊德的理论” 流派;要么就是—— 被外在的,社会的胡萝卜和大棒 “拉着走的” ,这叫 “行为主义心理学” 流派。
与此相反,“认知行为疗法” 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可以实际上改变自己脑子怎么去想, 而不仅仅是跟着自我的天生倾向,完全毫无意识地走;或者,可以不再只是被周围的人和事改变着。除了基因和家庭的遗传,我们也可以做些其他的选择。
塞利格曼在本书接近尾声的地方还指出,近现代史的大潮把每一个人都冲得踉踉跄跄,比如大规模的社会迁徙,比如地域和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了,迫使人不得不尽快调整自己应变的能力。在今天,对这种能力,我们格外渴望。
人类社会文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够自我发展,自我改变。我们知道,人,是能够自我改进的 —— 不光是在历史书上读到过,或在生活中接触过,心里感受过,眼睛看到过,耳朵听说过 —— 现在,实证科学也证明,这是真的。
《后天学到的乐观》,是自我帮助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因为它为普通人心里的常识,提供了一种实证科学研究的基础。它之所以成为畅销书,是因为,它能够吸引一个特别的读者群—— 用塞利格曼书里的话来说,这些人,本来是嗤之以鼻的,认为所谓 “自我改进”,不过是一些 “形而上的鼓吹”。
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讲 “乐观” —— 尽管,它可能会把你改变为一个乐观的人—— 它还研究了人的自我改进精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另外,人类的自由意志,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变化,是如何不可捉摸,无可限量,妙不可言。
| 几点注释 |
* 什么是 “认知行为疗法”?
它是相对于彼时主流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而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否定人的精神是行为的根源,它认为,人是外部刺激和行为的产物;认为讨论 “精神根源” 是形而上学,是不科学,没有意义的。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的 “认知主义的革命” 在心理学界开始了。旧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里,产生了一个改良派,在原来的老理论里,新添了一些对患者的 “认知层面” 的治疗,产生了新的 “认知行为疗法”。
虽然 “认知层面” 的治疗,一直也都包含着旧的 “行为主义” 里头一些因素,但是,“认知行为疗法” 的先驱主将,贝克,和他的学者们,主要是讲求把 “认知” 和 “行为” 合二为一,把以往心理学主要研究 “行为是重要的”,慢慢转成了 “其实认知也是重要的”。
孟子早在他那时候就已在说,人已经太脱离自然,已失去本性了,所以当时他主张最大的任务,就是去找回 “赤子之心”。那还是公元前二三世纪的事儿。
时光一直流到现代,孟子的理想,并没有实现,西方大工业革命洗过的哲学,离古希腊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身心分开。到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像林语堂说的:“是像一个思考过度的人那样,一个阴森惨淡的,机械的,所谓纯粹唯物的世界”。体现在医学界,就是片面依靠数字,逻辑,和统计;对待一个病人,就像抄煤气表一样。
“认知心理学” 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新兴起的,它的主张,其实中国人并不陌生,就是又转弯回头,去寻找人类最初的,最简朴的,有人性的哲学的帮助 —— 西方有斯多葛主义,东方有道家儒家;再细看之下,还有着我们熟悉的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 。
* “认知行为疗法” 的主张者说,它一直回溯到古希腊的斯多葛主义。这是什么主张?
英文Stoicism,梁实秋先生也曾翻译作 “ 斯多亚派哲学” ,是古希腊古罗马盛行的一个哲学,也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的奠基石。有一种说法,说是每个西方国家的国父和领袖的兜儿里,都装着一本斯多葛主义的小册子。它对西方人的影响,相当于道和儒,对东方人的影响。
它产生的时间,比老子和孔子晚大约两三百年,但跟他们俩的重要门生,庄子和孟子,几乎是在同时代;而且跟我们的道家儒家,特别像:也许是因为它的创始人芝诺是来自塞浦路斯 —— 这个岛在东西交汇的要道上,所以可能染了东方哲学的影子。
但也许,是因为人性本来就是共通的,无论住在地中海雪白碧蓝的海岛上,还是住在亚细亚怒吼黄沙的大河岸边。
中国的道家,讲的是道法自然,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儒家在道家的 “一个人是自然的人” 的基础上,更强调 “人也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不只是自然的绅士,也是社会的绅士。
道和儒,都说人生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而且,终其一生,要完成自我的完善,遵循内心的道德,尽社会的责任。
斯多葛主义讲的也是这些。
只不过中国的哲人,是青衣葛巾,宽袍大袖,扶着竹杖,在碧梧翠竹的山径中行走,或是在夏日山中寺院内的古松下徘徊,屋里案几上,摆的是古筝,蓝布的线装书,几只佛手木瓜,焚的是龙涎香的炉。
而古希腊罗马的先知,他们赤足穿缚带棕色凉鞋,镶细金边的雪白袍子,抱膝坐在海边的大石上,或是在草地上,葡萄酒鲜果美少年的陪伴下,在竖琴的叮咚里,在牛油蜡烛的光影里,恍惚地沉思微笑。
老子,庄子,孔子,陶渊明,说: “道法自然”。玛可斯.奥勒留这样的罗马大帝,金戈铁马中,一辈子身体力行斯多葛哲学,也说: “一切都应遵循自然的法则”。
他们说着这些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的时候,只不过一个是在南山下采菊的田里,日光穿树晓烟低,竹溪村路板桥斜;另一个是在罗马帝国的笔直大道上,阳光照着油亮亮浓绿新鲜的橄榄树。
但他们都喜欢旷野的阵风,山间的明月;都相信简朴的道德,不朽的精神;都热爱人生和宇宙;都主张人类社会不需要去寻找别人或神这些外力的拯救,统治,或约束,而是可以内省自己心中的小宇宙,过一种合乎道理的,自然的,澄明的,有理性的生活。
| 文章里提到的几个人 |
爱默生是谁?
拉尔夫. 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林肯称他为 “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林语堂也推崇爱默生,认为他是跟东方人和古希腊哲学相近的,有人情味,发乎自然。
艾伦. 贝克是谁?
Aaron T.Beck。1989年7月, 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中,他被称为 “历史上塑造美国精神病学面貌的美国人之一”,还有 “有史以來五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
| 作者简介 |
马丁. 塞利格曼: Martin E.P.Seligman(1942 —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 创始人之一。主要进行无助、抑郁、乐观、悲观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 “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 的荣誉奖章。也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 “终身成就奖” 。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塞利格曼的特点,在于他采取了实证的研究方法,证明和测量 “幸福与乐观”,或 “如何改造悲观”。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里笑叹 “美国人做什么都是过分来劲儿的,这使得他们产生了很多专门家”。
中国古代的庄子,他妻子死了,他不但没有哭,还鼓盆而歌。我们常用这种历史故事,鼓励身边人“凡事要想得开”。但到底怎样做,才能想得开呢?——还真就有塞利格曼这样较真儿的美国人,写下几本书,专门研论 “人为什么想不开”,以及 “人如何才能想得开”。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多一些格物致知的常识,也未尝不好,兼听则明。
塞利格曼还有其它几本畅销书,大多行文浅近自然,意在每一个被抑郁纠缠的普通人,都可以在书店里偶遇此书,拿起来随意翻翻,从中得到些许启发。不似很多心理学书刻意晦涩艰深。推荐试试直接阅读英文原版。
比如: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
《教出乐观的孩子》( The Optimistic Child: Proven Program to Safeguard Children from Depression & Build Lifelong Resilience)
《真实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