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VS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谁胜谁负?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Peter A. Diamond,Dale T. Mortensen,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表彰他们在劳动经济学上的突出贡献。简单地说,他们发明并拓展了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搜寻-匹配模型”,并使得它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进入了主流教科书。

众所周知,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以一部《通论》开创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问。宏观经济学有别于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几乎是从天而降,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今天人们嘴边的GDP、需求不足、金融泡沫、货币政策等概念,全都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

但是宏观经济学有天然缺陷:“缺乏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是从最基本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一点一点推衍出来,已经圆融贯通,毫无破绽。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并非从基本逻辑推出,而是直接就搞出总供给、总需求,用它来指导经济政策。正因为凯恩斯主义获得奇效,也就获得了合法性。可等到6、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经济实践中碰壁,不再灵验,这时怨声四起,指责它“不够科学”。

许多凯恩斯的徒子徒孙们坚信凯恩斯理论的正当性,积极为它补充微观基础,即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另有一批学者更相信微观经济学的坚实基础,主张抛弃凯恩斯,另起炉灶,以微观经济学为工具,也从最基本的理性经济人出发,构筑一套新的宏观经济学,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前获奖的卢卡斯,普雷查德,普雷斯科特,再加上这次获奖的几位,全都属于这一流派。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两派对峙的局面已成。而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高手辈出,既掌握了最新、最复杂的数学工具,又不惮辛劳地编写了很多教科书,隐隐已有一统宏观经济学的气象。芝加哥大学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源地之一,诺奖得主卢卡斯放出狂言,“我已经成功地让我的学生不知道凯恩斯何许人也。”

所谓宏观经济学,就要讨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这三大市场的问题,又要涉及经济增长、经济波动、货币问题、经济政策等诸多敏感问题。“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每一个领域都要硬拼,对抗。区别两者的差别非常容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笃信市场,因而总是操持“极端自由主义”的观点。而“新凯恩斯主义”仍然继承了凯恩斯怀疑市场的传统,认为市场总要失灵,需要ZF的积极干预。就从这一点来区别,百试不爽。

各个领域的对抗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多出奇招。比如在经济波动问题上,它们有“商业周期理论”;在经济增长问题上,它们有“代际交叠模型”;货币领域,金融领域,更是它们的地盘,不可动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统一的微观基础,每个领域的新模型、新理论,都可以潜在地支持其他领域的研究,彼此通气,相互借力,最终成就体系。

新凯恩斯主义虽然在某些领域也有创新模型,但终究缺乏微观基础,以至于各种碎片无法串成一体。那么新凯恩斯主义何以还能屹立不倒,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相抗衡?原因在于他们守住了最后一块阵地,即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要素是劳动力,也就是人。人的流动远比货币、商品的流动困难,市场失灵之处比比皆是,于是这里成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滑铁卢。

新古典经济学虽然在这里屡战不利,却不愿承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么宏大、系统、有微观基础的理论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本届诺奖三位得主捣鼓出来的“搜寻-匹配模型”,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用于对付新凯恩斯主义的杀手锏。

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念,极端放任的市场总会自动平衡供需,达致最优的效率。商品市场上的非均衡,就是商品过剩,或者生产力过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解释说,此乃不够市场化之故。只要破除市场阻碍,商品过剩或者生产力过剩都会自然消除;资本市场上的非均衡,诸如通货膨胀,信贷不足,金融泡沫等,就更容易解释了。只要放开市场竞争,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轮到劳动力市场,麻烦的问题来了。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均衡就是失业。完全自由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真的能完全解决失业?弗里德曼都承认的“自然失业率”(就是无论ZF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消除的一部分人失业的状况)也能被自由市场消除?

Peter A. Diamond,Dale T. Mortensen和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这几位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改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利的现状。他们的“搜寻-匹配模型”是一种高度支持自由主义的模型,认为充分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最多只存在“摩擦性失业”,而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换句话说,市场上之所以存在失业,是因为“有人正在找工作”以及“有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罢了。失业问题不是宏观经济学中不能克服的顽疾,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可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达致效率最优的市场均衡。

搜寻-匹配是劳动力市场常见的情形,信息不对称之故,在其他市场上并不多见。比如说,我们去超市购物,看似也是一个搜寻-匹配的过程,即我们搜寻品质-价格对于自身都合适的商品。而生产商品的企业也通过价格等待着认为它的品质-价格合适的顾客。但这个搜寻-匹配的过程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不会过多耽误。至于金融市场上的搜寻-匹配,效率更高。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每天都在撮合不计其数的交易,瞬间完成,没有争议。可是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可就困难许多。每天都有许多人在找工作,每天也都有许多劳动岗位在招人。我们同样有大量报纸、杂志以及招聘网站做着联络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事,可是两方面的缺口(即劳动力方面的失业和企业方面的缺乏合适劳动力)仍然同时存在,未见得减少。

搜寻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已故芝加哥经济学家、早期诺奖获得者斯蒂格勒,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在一篇研究失业的论文里涉及搜寻问题。当时数学技术还不发达,作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动态最优控制理论尚未成型,因此斯蒂格勒只是研究了一种特殊的、不连续的情况,很难推广。

到了七十年代,麦考尔和约万诺维奇的研究基本奠定了搜寻-匹配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其中麦考尔研究的是搜索,约万诺维奇研究的是匹配。搜索这样刻画失业者的心态:失业者每一期时间里都要进行判断决策,手中已经握有一个Offer,一旦接受,以后就都要在某个给定的工资水平下工作。同时,失业者也可以拒绝本期的Offer,而憧憬下期拿到更好的Offer。失业者对未来工作机会、工资水平必须有一个准确的预期,从而找到一个最佳做出决断的时刻。

匹配模型跟搜寻模型非常接近,只是把工资理解为一个更复杂的参数,该参数描绘了一对关系(不管是工作者-工作岗位,男人-女人,还是银行-贷款人)之间的匹配质量。这时候,研究者不再设身处地地站在搜寻者的一边,为他操心何时决断,而是化身为全能的上帝,慈悲地看着一对关系,希望它们能组成最合适的组合。显然,这时候的信息复杂程度更甚于搜寻模型。对于搜寻者而言,他只需要思考以后是否会找到更优秀、更高水平的工作,而工作或者工资本身,对于他是透明的。而在匹配模型里,匹配对象的情况变得难以琢磨,适合不适合,只有配上去试验了才知道。

所以匹配模型对应的故事更为精彩。比如用它来解释年轻人为何频繁跳槽就很合适。因为年轻人对工作都不了解,缺少经验嘛,做了一期,知道不适合自己,于是就跳槽了。而等到岁数大一点以后,对各种工作的了解加深,误判减少,流动性自然也就降低了。同样地,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银行如何甄选优秀的贷款人。还可以解释男人或者女人的择偶方式,以及离婚成本的经济学分析。

应该说,搜寻-匹配模型非常精彩,抓住了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核心特质。人不同于商品,更不同于股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千篇一律,只要看看标签,看看价格,就能对商品有个评估。股票就更容易了。而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年龄、专业、自我介绍、毕业院校、过去经历,都不见得能够准确概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合适不合适,非得面谈,乃至于试用了才知道。正因如此,劳动力市场很难被市场调节得完全均衡、毫无阻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这是劳动力市场的唯一的、内在的阻碍。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不认同这一点。过去几十年里,新凯恩斯主义开发出不下十种理论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均衡,他们称之为劳动力市场的“刚性”或者“黏性”,阻碍市场自发地向均衡水平调整。他们经常使用的理论,包括“工资刚性”、“内部人-外部人模型”、“锦标赛模型”、“菜单成本”等等,我们挑几种来看看。

“工资刚性”理论这么解释失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企业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保证原有的市场均衡。可是且慢,工人们能接受自己的工资下跌吗?商品可以削价,股票可以暴跌,但对于工人而言,工资只能涨,不能跌。这就是工资的“刚性”。企业家也明白这一点,既然不能减工资,那就只有裁员,以此来控制在劳动力上的总支出。这样一来,劳动力市场上自然平添许多失业。

再来看“内部人-外部人模型”。这种理论认定,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会形成“内部人”的小圈子,并且对“外部人”进行歧视。比如说,媒体业,某家大型媒体,有人辞职,或者升职,公司需要招人补充。该公司会从市场上毫无偏见地找一个新人并加以培训吗?即使企业领导愿意这样,公司剩余的其他员工也未必愿意。大家总是要找“内部人”,“外部人”是很难杀入圈子的。这样一来,“内部人”把持就业岗位,外人进不来,自然又给劳动力市场增加了许多麻烦。

再看一种“锦标赛模型”。公司需要一个中层领导的时候,高层领导是否必定会找人(或者内部选拔)来担任这个职位?未必。有一个常见的管理策略,即虚席以待,故意空着这个岗位,然后让底层员工通过工作来竞争,过一段时间后,选拔在“锦标赛”中胜出的员工担任这个职位。领导这样故意造成岗位空缺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对于整个劳动力市场而言,就导致了非均衡的失业。

够了,所有这些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失业。它们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强调的“搜寻-匹配”模型相异之处何在?很简单。搜寻-匹配模型认为失业原因全都应该归于市场自身,而非到市场以外找借口。专业术语称之为“内生”。而新凯恩斯主义认定自由市场本身不可能完全解决失业。劳动力市场极为复杂,导致失业的原因千奇百怪,怎能单纯地用“搜寻-匹配”这样“摩擦性失业”的借口囊括一切?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更贴近现实,更为现实数据所支持。若非如此,它在形式优美、逻辑严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面前,早无容身之地。即便如此,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仍然颁发给了“搜寻-匹配模型”的几位创造者,以表彰他们用形式优美的理论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统江湖所作的努力。

1996年的诺贝尔奖给了卢卡斯,表彰他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上的开拓之功。2006年的诺贝尔奖给了普里查德和普雷斯科特,此二公创造出“真实周期理论”,在经济波动领域全面地击败了新凯恩斯主义。而这次的经济学奖,颁发给三位“搜寻-匹配”模型的开创者,无疑是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又一次重要鼓励。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又下一城,但是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竞争,还远未真正地分出胜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小丨明阅读 164评论 1 0
  • 忽冷忽热的感情我不稀罕 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还可以 NO.1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当局者迷,陷入一场不经意间,却又蓄谋已久...
    sorry贾骨文阅读 1,741评论 15 23
  • 一直以为衣服只是最普通的生活必需品。在没参加品衣识人的课程以前,觉得衣服只是简单,舒适,得体就好。偶然看到品衣...
    殷晴_1115阅读 484评论 0 2
  • 当海底开始飘雪 透明的鱼悠悠掠过我身边 它有玻璃一样的心 和我一样 不敢想 从前 我庆幸我们是朋友 不会有离别的伤...
    辛安小阅读 680评论 3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