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一块裸露着泥巴的地方走一走,是水泥丛林里的一点幸运。
我虽然赤脚穿凉鞋,但是没有勇气离开凉鞋的保护,去赤脚亲近一下大地。
面对我眼前暂住的城市,我有很深的疑问,被钢筋水泥和沥青覆满了的地方,还叫大地么,所以每当我能发现裸露泥巴的地方,总是满怀珍惜。
我的脚下,有只甲虫正在歪歪扭扭爬过来,那还是四月天,地上的植物没有覆满,可以清楚地看见地上的裂纹、石子和草籽。
对于甲虫来说,眼前的裂纹形同一条沟壑,它迟疑着,因为它一侧的脚断了,它歪歪扭扭地用另外两只脚爬到“沟壑”前,停下来。
没有人知道甲虫在想什么,它面对沟壑的态度意味了什么。我和宝宝看见了它,我们谈论了它的情况,宝宝想要帮它越过沟壑,我说让甲虫自己选择自己要干什么吧,我们硬要帮忙,可能会破坏它自己的计划。
我们为它拍照,记录它在地上一瞬间的生活痕迹,不知道它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
也许,它已经康复,在自己的巢穴里养育后代,或者,它已经化成尘土的一粒,就落在今天早上我擦拭的电脑上呢……
我能够看见甲虫的爬行,多亏了身边的宝宝时时的提醒,和她在一起,她总是用明亮敏锐的眼睛,发现着周围的一切细小事物,喜悦而惊奇地说出她的感受。
我得感谢我住的地方还能保留局部的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留下的碎片,让一个无缘到野外体味大自然的孩子感觉泥土,感觉石子,沙子,感觉野草里走动的各种昆虫。
现代教育家蒙特梭利说,“没有儿童的帮助,成人将会颓废起来,如果成人不经常自省,一层硬壳将会在他周围形成,最终将会使他变得麻木不仁和冷酷无情。”
总有蝴蝶飞过,总有甲虫爬过,总有知了在唱歌,总有蚂蚱在跳跃,总有……没有物化的孩子的心,为自己身边这片小小自然的世界而喜悦不已,新鲜不已。
眼前的小菜园和野草的荒地,仿佛是从鲁迅先生的散文里搬来的“百草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天真的趣味。
一天,她带我去看来自那个“百草园”的热点新闻——有只蝴蝶上午还好好飞,穿着条纹和斑点的漂亮衣服,像公主一样跳舞,可是黄昏她却躺在花上死去了。
我说,蝴蝶太喜欢那朵花了,她的灵魂去和花朵融化在一起了。
宝宝小心地捧起那蝴蝶,把它夹到童话书里,它躺在最美的一篇故事里,安静地真像一朵花。
晚上,一只小飞蛾从纱窗的缝隙里飞进来,宝宝以为是大毒蚊子来了,很是惊慌。
我说别害怕啊,那是小蝴蝶的弟弟来看它姐姐了……接下来,我们都不再说话,看着飞蛾在屋里飞了一圈又一圈,安静了听,飞蛾飞翔的时候有轻轻的声音,有节奏的,缓慢的,小夜曲一样,后来它带着小夜曲飞到外面去了。
在“百草园”里,宝宝天天目睹邻居爷爷奶奶和阿姨的劳动,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模仿他们的劳动,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来种,她因此推理出,自己也是一颗地上的种子变来的。
有一种很肥硕的菜葫芦,叶子阔大而碧绿,只一株葫芦就会蔓生满地的叶子,把地面铺成一个无水的大“荷塘”,风起的时候,“荷叶”田田起伏。
葫芦花鲜黄,高高低低布满了“荷塘”,塘边经常有人驻足观看。这里的人,不懂得什么唐诗宋词,但是,他们和我,看着“荷塘”,无须借助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微笑足矣。
宝宝对于家里缺少植物很不满意,自作主张拿些空瓶子,装些土来,栽上野草。她拔草不会拔掉根,是那些爷爷奶奶教她的,她经常捧了一瓶子野草回家来,放在木头老桌子上,喜气洋洋地端详,觉得她的花“很好看”。
我说确实好看,那粗糙老木头桌子上配着姿态飘逸的野草,屋子确实多了一种好气氛呢,可以让粗茶淡饭变得香甜起来。
我们住的地方人口越来越稠密,汽车的声音越来越多,听见自然的声音越来越少。
喜欢着安静生活的我们,不得不闭上眼睛,捂住鼻子,塞住耳朵来生活了。
也有好运气的时候,昨天下了大雨,宝宝发烧,我感冒,我们一起躺在大床上。
宝宝要我说故事,我说,你听,外面天空的雷声高一声,低一声在唱歌呢,还有雨点在树叶上跳舞的声音,刷刷,哗哗,沙沙,劈劈啪啪……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声音也不一样……因为雨大,车辆往来的声音稀少,天地只剩下了雷和雨的音乐,使我们安稳睡眠。
我们经常在雨后一起出去看被洗刷干净的蓝天,一起找蜗牛,蜗牛在积水的地方很多,爬满了花池的水泥墙面,大大小小,轻柔地蠕动着。
看了很久,我们要离开了,一些蜗牛爬在了路面上,宝宝担心会给路过的人和汽车压死掉,在我们来看的时候,路上已经有很多蜗牛的尸体了。
宝宝和她的小朋友一起用树棍把路上的小蜗牛一个一个耐心地拔拉到花池里。宝宝问我,为什么世界上总有很多坏心肠的人,要踩死可爱的小蜗牛呢?
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
世界上总有些人,把踩死蚂蚁踩死蜗牛的残忍心,扩充到用炸弹去炸死无数无辜平民。
总有人失去对泥土的亲近感动,而用肮脏的东西无情地毁灭和谋杀养育我们的土地……
面对宝宝澄澈的眼睛,我不能回答的问题太多了……
我能做的,是和宝宝一起,珍惜这脚下的土地上经过的种种美好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