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学校心理学三、四章内容后,我想谈一下自己对“三维目标”和“三位一体”的理解。
“三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知识与能力的理解上,不局限于所谓的“基础性”强调知识、技能的紧密联系及相互之间的支撑作用;改变了对于“能力”目标的传统提法,突出“过程与方法”的价值,凸显出能力概念的实质;在情感目标方面,更加关注态度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养成,等等。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一堂课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它也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但在新课改当中,教学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课标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该如何去有机整合实施,这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关注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位一体”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连成的一个整体。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的教师、学生和团体动力场三个方面,运用“三位一体”的思想进行优化与解读。
作为一名教师运用哪种理论和方法去帮助学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要看是哪个老师在运用!一个优的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术”和“道”,但最终的发展上限却是“德”。德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心理品格、社会品格和自然品格。心理品格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修养,社会品格是这个人的社会道德修养,自然品格是他对自然界规律的辩证思考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只有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在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于是,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教育工作者会不断地寻找新的技巧和方法,以求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更到位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形成一种对比。比较谁的水平更高,看哪个老师懂得多少技术和方法,这个老师懂得越多,就越受人们的尊敬,就像古代的武林高手一样。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彼此掌握的技术和方法都差不多的时候,效果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那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下,这中间的实际区别是什么?真的是掌握多少技术和技巧的问题吗?这个时候,运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原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拥有代层面;拥有经验的层面,即是“道”的层面;而能够站在高处看教育事业且拥有健全社会综上所述,用道家的思想来比喻,拥有技术和方法的层面,即是道家所说的术的层面,即是“道”的层面;而能够现在高处看教育事业拥有健全社会品格和心理品格的人,才是达到了最高层——“德”的层面。
从狭义上来说,每一个人都需要心理成长,需要学习更多,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这些都要在教育工作中得到和完成。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经过历练、成长和完善,当三点都具备的时候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才能称之为教育专家,才能使学生受益,使这个社会受益。
学校心理学院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