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关键是孩子有没有这样的责任感。
我们每次新课前发的家庭作业——研究学习单,其实就是想把孩子带到学习任务中,让孩子们学会自学,学会预习。在完成“研究学习单”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带着问题、疑问、想法,到课堂上充分交流、分享,从而自主地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这样一种教育理想:“要找到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都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们的课改,也倡导“学为中心”、“生本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
这些教育思想与理念,推动我们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会积极实践这样的教育理念。简单地说,我们的课堂要改革,而且会持续推进。
今后的教学,孩子们带着自己独立研究的学习单走进课堂。为什么强调“独立研究”,因为有的孩子的学习单可能是一贯地应付作业,未加思索,胡乱应付完成的。有些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每个问题不求甚解,学习单题目草草了事,所做解答也是“驴唇不对马嘴”,可以说他们是没有研究,最多是一滑而过表层、肤浅的想法而已。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在混时间,学习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期中考试前,我们学习“比”这一单元时,就是采用“先学后教“,研究学习单进课堂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有些孩子说没有学会,听不懂,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呢?可以说,也有一部分。可以问问孩子,如果关于“比”那部分知识学得不好,肯定孩子研究学习单是在应付,胡乱做,不是带着想法进课堂,而是“空空的脑子”进课堂,这也是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自然而然的表现。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要从自身找原因,要知道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是与家长的教育引导有关,老师能起的作用有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言传身教,不可替代。
今后,希望家长重视我们的研究学习单,要想办法让孩子进入的研究的学习情境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启动思维,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条件的话,家长朋友也可以“扶”着孩子走,陪着孩子一起研究,“扶”上路,再“放”手。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孩子才会与别的同学思维碰撞,智慧启迪,才会与同学、老师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课堂交流,应当是思维参与的过程,没有思维的参与,学习是无效的。积极发言是参与,专心倾听也是参与。学生懒于思考,,既不回答问题,也不听讲,只想得过且过,学习必然会毫无收获。
有些孩子,依赖于老师讲,对于同学讲的什么,不管不顾,其实我们的课堂就是让位于学生,尤其是善于思考的学生,他们讲过的重难点,如果是正确的,老师就不会再重复了,因此课堂上认真倾听非常重要。这种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说什么,更要听同学说了什么。如果不听、漏听或者偏听,都会一塌糊涂,听不懂的。
这些,我们今后课堂学习上的注意事项,希望每位家长与孩子要弄明白。任何改革,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会鉴定地推进下去。改革之潮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弄潮儿,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