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香衣
1
看到一朵花,像做了一个梦。转身去做别的事,忽然想起那朵花,好似梦里留香。今天我圆了一个梦。
等公交的地方,天气零星小雨,有一片粉白蔷薇,攀着铁栏刷地铺过去了,一眼望不到头。我举着手机拍,有时离花近,有时离花远。拍毕,雨彻底不下了。人无法同时欣赏镜框内外两种风景。我真正看花是在收了手机之后。
临花而立,近站,远观,举目,低眉。
我看花,花看我。
白发的老人甩着手,侧头看花,悠悠走着。原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真的。有女孩和我一样赏花,我离开时,仍然未走,竟比我痴迷。有对男女举止亲密,大概是恋人,说是看花,其实是女生看花,男生看女生。两人说笑着,临走,折花而去。
于是,我想起爱情。
2
花事一场,犹如恋情一闪。有歌词云:“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其实还有一种悲剧是,私有了,我在,你在,但爱意不在了。爱情和其他情感的不同在于,它凭借的是感觉。感情可以培养,感觉则不能。感情可以随着时间变得浓厚,而感觉却飘忽起落,总有一天会消失。像是花落了。
伸手看五指,人是世俗中的人,逃离不了这肉体。但令我惊叹的是,人竟可以为了飘渺的感觉浪漫到放肆逐爱,什么都抛之脑后。这一刻的男女脱离繁琐庸碌的人生,接近英雄,接近美。分手亦如壮士断腕,铮铮铁骨硬撑到极致。
这样美妙的体会却不可长存,无论分手或者在一起,爱情都会消失。人要回归日常才能生存。所以,并不是分手才会失恋,所有的人都要失恋。不同的是,离散者是一个人沉默回忆当年,偕老者敢把回忆告诉人。而人世要做的事太多,不同的阶段看法往往有异,大多数人渐渐遗忘或否定爱情,也是真的不信了。
更何况很多人的爱情都不纯粹,一辈子遇不见爱情的人也有。他们是不会开花的植物。
3
蔷薇依附铁栏,是个绝妙的隐喻。虽然男女在一起,绝对的强势和彻底的弱势都不常见,但是,女性会刻意或无意地示弱,依附男人。如果两个人有感情,则产生感情依附。物质依附亦复如是。《时有女子》结尾有言: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这是很多女子的心理。她们想的是,我要找到一个男人,让他爱我,照顾我,而不是我要找到一个男人,去爱他。女人面对男人时,喜欢扮演一个无助的小孩,换取怜爱。另一种女人则完全相反,视男人为出气筒,每天不痛不痒骂几句才开心。这是变相的依附。
近年社会上结婚,女方常要求男方有房,这不公平。但是男女双方的依附关系已经形成,男人只得吃亏。而女人同样为自己的性别付出代价。在社会分工中,不少工作偏爱男性。女人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被歧视。除非这种打破这种依附关系,男女才能平等。
平等后,男女势均力敌必然会冲突丛生。可是强者与弱者之间同样存在冲突,而弱者在不平等的关系中,会受到更大伤害。
但问题是,蔷薇就是蔷薇,她怎样才能变成刀枪不入的铁栏呢?如果蔷薇本性就喜欢当弱者,渴望被爱,似乎也不应当被指责。男女相处的方式,犹如一团麻,捋不清,看不透。我并不推崇哪种相处之道,我希望的是,男女在一起,谁都别受委屈。
我有点理想主义了,蔷薇太美,春光醉人,我说过太多胡话,也不少这一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