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很快,我们很急。
我们年轻人急着去生存,急着去生活,急着去成功,可越是努力,焦虑越是无处不在。
焦虑是人们想要寻求一种“控制感”,不想感受那种失控的无助。控制感等于确定和安全感。
安全感是每个人所追寻的。人类会偏爱这种控制感,即便我们在怀念过去的时候,若能以一种“自己经过努力,且成功克服困难”的拯救式的逻辑来讲述,也更能从怀旧中体会到力量感,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自尊感。
我们到底为什么总是陷入焦虑,又怎样才能合理避免焦虑呢?
焦虑的年轻人,奔溃的不动声色
“生活为什么这么艰难!”
朋友小L在深夜打来电话,开头就是这一句。
“生活快要把我压垮了。白天要工作,晚上要带孩子,好久都没有在十二点前睡过觉了,神经每天都高度紧张,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不得不承认的是,烦躁、焦虑现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不仅要承担工作的压力,还要担心孩子的奶粉钱,房贷、车贷也无时无刻不在催命。
有句话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对此,我深以为然。在后者的驱动下,心理的焦虑感往往有增无减。
在微博上,流行了一句话,来形容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间接性发奋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在我看来,这种看似佛性的生活方式,往往是无力感的体现,最终的结果,便是加重了烦躁感:对内心,也对生活。
-----
-----
现在的人,根本不缺努力的决心,不缺努力的动力,不缺努力的方法,网上各种个人成长的文章和资料,一搜一大把,够我们学习和咀嚼很久了。
可奇怪的是,那些越是正能量,越是努力的人,却比一般的人更加焦虑和不安,甚至是惶恐和害怕。
越是优秀,越是不给自己喘气的机会,甚至严格到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的差错和失败。也许小部分人能运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更加自律,更加优秀。但是,更多的人会因为这样做而疯,或崩。
真的,别把肉身当机器使。
《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厉害的人》、《你还不够优秀,是因为你没做到这一点》、《你不选择优秀,平庸就会选择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这一类话题,更是时不时的成为各大自媒体的热门,从而对读者和大众们营造出一种这样的感觉:“你怎么还不努力?”、“你努力不够啊!”、“你才努力多久,还好意思玩...”
可有时候真的是累了,就想休息一阵子,然后什么都不做,有错吗?
这时候有人的潜意识会弹出一句:呵呵,你累的时候,别人已经背了几百个单词,看了一本书,写了两篇读书笔记,做完好几个思维导图了。
当你打完鸡血可最后还是未完成的时候,又会充满消极情绪,然后在心里否定自己。你看,为了所谓的目标,周遭的期望,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自己逼疯的。
这时候可能又会有人来一句:只有使劲全力,逼自己一把,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说得对,没毛病。但我只想问一句。你还记得怎么笑吗。
“只要一直在路上,大器晚成又有何妨”这句话人人都懂,但大家还是在想方设法地逼自己超车。
最怕的就是,你心里的承受范围已经到了红色预警线,还一直说,我还好。
你一点都不好。
给自己点时间,给自己点空间吧。
不用慌,路还长,我们慢慢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