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属于夜的。
世界上最感人的,不是爱,是夜空的月,每每看到,只觉情绪满溢,竟要溢出眼眶。
夜晚抬头,总要期待一番月的光亮。若是幸遇一轮圆月,不自惊喜万分。最妙的是月晕,仿佛月晕多一圈,月光就撒下多一层,而我,就离月近一分。
我不知这份向往从何而来,望向月,如望向故乡般亲切。也许是祖先已经替我望了千万次。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时空交织,脚下每方寸土地都浸透着故事。月,见证着故事。
每晚,月如期而至,可我也许此生都无法靠近这美好婵娟。可望而不可即,古人会像我一样遗憾吗?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是的,会的。
印象最深的月,是在英国那年中秋。外国人不过中秋,节日气氛仅限于中超门口的月饼广告。那天,我在咖啡店上晚班。下班路上,一轮圆月撞入眼底,脑海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瞬间浮现,自然地如同肌肉记忆。那一刻,自豪之情冲散思乡之情,赶紧拿手机拍下发给国内的朋友们。毕竟这份文化共鸣,只有同胞才懂。这就是所谓教育的闭环,正中眉心吧。
也许未来,科技发达,有一天我能登月。那时我将看不见月亮的光辉,只能看到环形山。这样的月亮,古人还会向往吗?
原来,月竟是莲,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我愿做古人,永远向往,永远吟唱,传声后世,不负此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