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4岁的彤彤从幼儿园回来,总是会抱怨:“不想去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如一个人好。”
父母觉察到孩子的变化,就向幼儿园老师询问,孩子在园的表现。
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一段时间,表现不太好,总是爱发牢骚,觉得这不好,那也不好,变得十分爱挑剔。
幼儿园老师让父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原因。
原来,彤彤的妈妈,这一段时间在单位工作不顺利,回到家里总是念叨,这工作真没劲,整天累得要命,是非还多。有时候还抱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看到彤彤爸爸回家晚了,也会抱怨。
彤彤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乎可以确定就是由于父母没有起到模范作用,把爱抱怨的坏习惯传递给了孩子。
一个人如果精神状态不好,总是爱抱怨,那么他将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孩子也不例外。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山大,在单位顾忌领导和同事的面子,心中的不悦总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就可能把这样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传递给孩子。
孩子一旦受到这样负面情绪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逐渐变得消极、悲观、易怒、爱抱怨。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避免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呢?其实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很多父母立马就能意识到,但是总是感觉很难做到。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良好情绪。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乐观进取的心态,首先自己要在工作、生活中,做一个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人。
要想改变孩子,父母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2.宣泄负面情绪避开孩子
当父母感觉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不妨学会先调整好自己再回家。
如果确实不能及时调整,在家里宣泄负面情绪,一定记得避开孩子,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当然更不能把让孩子成为父母情绪的出气“猫”。
3.对孩子正确的引导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外面学到了不良的情绪习惯,先不要急于批评孩子,问清楚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不良情绪带来的逻辑后果。
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产生不良情绪,让孩子自己体验一下不良情绪带来不快的感受,从而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友好交往和学会分享的好习惯。
一个人如果精神状态不佳,他的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的状态。
情绪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既可以束缚人,也可以成就人,还能够损害人。
情绪可以激励你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持之以恒地努力,也可以让你在一点挫折中灰心失望,一蹶不振,丧失前进的勇气。
欢迎关注@蝈蝈讲故事,交流育儿小知识,与孩子一起成长。